从概念教学实例谈数学概念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例 函数的周期性教学设计
  函数的周期性考纲要求:了解函数的周期性,理解周期函数周期的意义.
  学情了解:周期性对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无基础.
  一、实例引入
  1.小沈阳的小品中有一句台词:“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这是为什么?(周期现象呈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兴趣)(还可用心电图等引入)
  2.今天是星期几(如星期天)?再过7天是星期几?(以此进行概括)再过14天呢?(为探索周期函数概念与性质埋下伏笔)
  3.它们有何共同点?并举出其他实例.(学生参与)
  4.y=sinx与y=cosx的周期现象.
  二、抽象概括提炼
  1.如何刻画今天是星期几,再过7天是星期几?设今天用x表示,对应的星期几用f(x)表示,再过7天是星期几用什么表示?有何关系?f(x 7),f(x)=f(x 7),并且对任何一天都成立.
  2.对y=sinx与y=cosx也有sin(x 2π)=sinx(x∈R),cos(x 2π)=cosx(x∈R),上述这些现象就是周期性现象,这个规律就是周期性规律.那么对于一般的函数,怎么定义其周期性呢?(水到渠成,引入周期函数概念,学生给出)
  三、形成数学概念,构建概念系统
  1.函数的周期性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的常数T,使得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的值,都满足f(x 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强调有四部分:①非零的常数T;②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③都有f(x T)=f(x);④一个周期)
  2.学生探究得周期函数的一些简单性质
  ①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要求?图像有什么规律?(f(x T)要有意义,必有无穷)(重复出现)
  ②T是f(x)的一个周期函数,f(x)是否有其他的周期?有最小正周期吗?
  (T是f(x)的一个周期函数,kT(k≠0,k∈Z)也是f(x)的一个周期函数,必有无数多个周期,周期函数不一定有最小正周期)
  ③三角函数的周期与最小正周期.
  ④周期函数的图像有何特点?
  四、巩固训练
  1.函数f(x)=0是周期函数吗?它的周期集合是什么?有最小正周期吗?
  答:函数f(x)=0是周期函数,因为对非零的常数T,都有f(x T)=0=f(x),所以它是周期函数,周期集合是{T|T∈R且T≠0},无最小正周期.
  2.函数y=tanx是周期函数吗?它的周期集合是什么?有最小正周期吗?
  答:函数y=tanx是周期函数,它的周期集合是{T|T=kπ,k∈Z且k≠0},它有最小正周期π(不必证明).
  经过课堂检验,上述实例对学生学习周期性效果非常好.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要学好教好数学概念,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准备工作:要充分了解考纲要求及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基础;所教概念在近几年高考考了没有、怎么考,要达到什么标准或要求,学生有没有感受过、初学过等,需要什么教具等,都要准备好.
  (2)激发兴趣:要让学生感兴趣,可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唤醒学生记忆,引起共鸣.这样学生才会配合你,学生乐于学习.应根据高考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也可用新鲜的事例或多媒体等吸引学生等.
  (3)主动参与:数学概念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材料,经过思维加工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飞跃,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新的概念的过程.新课程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生不参与,对所学概念印象不深,特别易忘记,而学生参与了,就是学习了,对数学概念理解会很容易,甚至终生不忘.
  (4)方法适当:学法教法要适当,无非是从实例引入,概念对比,利用图像法和自学探究,合作研讨,归纳总结等方法.
  (5)重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而概念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劳动人民千百次试验的经验总结,是经过科学家的精心思维,多次抽象概括才产生和发展而成的.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一些学生数学之所以差,概念不清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有一点含糊.教学时要分析概念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哪些关键词语等,同时它还包含什么,有什么用途,必要时要进行适当的拓宽.
  (6)巩固训练:学是为了用,巩固训练既是巩固所学的概念,更是为了解决问题.巩固要及时,适度重复,确保牢牢掌握.
其他文献
研究了山豆根种子在室温下和5℃冰箱里分别贮藏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和持续发芽时间。结果表明:贮藏对山豆根种子的始发芽时间和发
数学课堂教学倡导“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按“标准”的理念来说,就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弹性原则,不必对每名学生强求一律,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同一问题的不同程度的理解,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数学课堂”——情感的课堂  
以山东半岛黑松沿海防护林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对黑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降低,而
【摘要】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故事式的问题情境,游戏式的问题情境,生活式的问题情境,启发式的问题情境,陷阱式的问题情境,巧妙的问题情境可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生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 素质教育;问题情境;故事;游戏;生活;启发;陷阱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创新,建
【摘要】 优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优化;能力;兴趣培养  下面谈谈我在优化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训练基本技能等方面.  一、怎样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时,
为实现对番茄品种快速准确鉴定,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番茄品种及其亲本共21份材料构建指纹图谱。通过利用50对多态性好的番茄SSR引物,经扩增电泳分析得到T 23、T 34、T 4
通过对等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德、日两国学校体育目标任务设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德国学校体育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西登托普以学校体育目的论为立论基础的学校体育教育目的
学生进入中学后会有一个知识体系发生转变的过程,科目的增加让学生倍感不适,在数学教学上,让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和以前不一样,初中的数学知识由代数和几何两个部分构成,这和小学数学的内容相差太多,然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的运算法则上,而且数学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完全的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为研究施肥和密度等措施对小省藤滕苗生长的影响,以移植后苗龄5个月小省藤实生苗作为试验材料,施肥、透光率、藤株密度、解淀粉芽孢杆菌D-B 9601-Y 2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