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介绍
  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共同开发“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本课程先后以5、6年级的学生为施教对象,采用班级授课制,每周一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我的广告,谁做主?》一课隶属于“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中的广告主题单元,单元总共3课时,本课为其中的第1课时。广告主题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广告,引发他们思考自己与广告的关系。
  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的广告,谁做主?》一课的重点环节就是学生体验如何设计并制作广告,充分调动学生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在学生进行体验介绍后,进行评价与总结,引导活动组与观众组的反思活动,为后续的课程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发现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广告,体会广告的无处不在;
  2.初步体验广告的运作过程;
  3.初步了解广告是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广告;
  2.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参与表演,体验广告的运作;
  2.教师讲授与课件演示。
  四、教学准备
  1.教案;
  2.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影音素材;
  3.体验广告的运作环节所需材料:一瓶洗发水,一个蛋黄派,一个橡皮,一份学校宣传单,一份“800快餐”外卖服务单,一份“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宣传单,六个纸盒子(用来装广告材料),六张广告任务单,六张空白纸及六份彩笔。
  4.电视机框架模型;
  5.实时转播系统(摄像机、电视屏幕、数据线、拍板、话筒、幕布等)。
  (根据实际情况,在第4与5点之间选择一项准备)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步骤
  【主题引入】广告的发现之旅
  通过教师上班途中的“广告发现之旅”来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重新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广告,体会广告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的课题是“我的广告谁做主”。生活中,同学们都在哪些地方见过广告?
  教师提问:老师每天来上班都会乘坐地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老师上班途中都有哪些广告吧!
  (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寻找广告,分别从“进入车站”“站台”“上车”“出站”各个环节入手,涉及图片广告、电视广告、LED显示屏广告等各种形式。)
  教师提问:其实,就在我们教室里也充满了广告。
  (引导学生发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随身携带的文具、教室的各种地方都可以发现的广告。)
  教师小结:据统计,我们每一个人每天要面对500~1 000条广告。数量非常的大。这些广告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主题展开】广告用什么方法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
  通过举例子说明广告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广告叙述方式的同时,为进一步的主题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广告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展示产品的优点、围绕产品编故事、使用有力的广告语。
  教师提问:虽然我们每天会遇到500~1 000条广告,可是我们都能记得住吗?
  教师提问:那么,那些耳熟能详的广告是如何脱颖而出,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呢?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看联想这则平面广告,向我们传递了乐phone手机的什么特点?
  广告素材小结:“展示产品特点”这种方式,简洁、迅速地让我们了解产品的特点。下面再看一则视频广告。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产品的广告?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描述一下,这个广告说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广告素材小结:这是一则酱油的广告,围绕酱油非常的鲜美,编了一个故事。在使用了这个酱油以后,连盘子都只剩下一个鱼骨头的形状,比喻鱼很美味,都被大家抢光了。
  教师小结:广告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第二种方式正是围绕广告编故事。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一下就记住了产品的品牌。
  教师提问:还有一种方式,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使用有力广告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广告语都出自哪些品牌。
  教师提问: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这是谁的广告语?
  学生:高露洁。
  教师提问:一切皆有可能。这是谁的广告语?
  学生:李宁。
  教师提问: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谁的广告语?
  学生:动感地带。
  教师提问: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学生:德芙巧克力。
  教师小结:有力的广告语,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品牌。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广告是用哪三种方法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
  教师提问:下面,我们以麦当劳的主页为例,请同学们找出这三种方法在这个网页上都使用了吗?分别都在哪?
  【主题活动】广告达人秀
  通过该活动,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广告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三种方式,亲身体会广告是如何设计与制作的,从而对“广告是什么”这一命题有深入的认识。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广告是用三种方法让我们知道它、记住它、选择它的。现在,如果让同学们制作广告,你们能完成吗?
  教师布置任务:我现在的身份是广告商,我手里有6个神秘的广告任务盒。每组抽签来决定选择哪个任务盒。我会根据六个组完成广告的情况,包括:制作和播出情况、观众们看到广告后的反映等,来决定我跟哪几个组继续合作。
  我们的广告如何播出呢?我为大家安排了这台摄像机,同学们编排制作的广告将通过它传到大屏幕上,让全班同学——也就是你的广告的第一批观众——看到(教师需要走到摄像机前,进行具体的示范,如能现场表演一个广告,效果更佳)。当然你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人多就站得远,需要放大就走得近些。我们的演播要求是声音洪亮,表演让大家都看到。下面,请各组派代表抽取任务盒。请暂时不要打开。
  教师宣布规则:每个“任务盒”内,有一张任务单,上面写着要求你制作的广告内容和其他的要求,还附有一些相关的材料,供你们参考。此外,还提供了一张白纸给大家,如果你需要绘画或书写字幕,可以使用它。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讨论和制作,一会儿给每组30秒的时间在电视机上做广告。
  注:在6个“神秘任务盒里”分别装有商品、服务、观点三类内容。
  具体安排如下:商品类——洗发水、蛋黄派、橡皮;服务类——黑芝麻胡同小学、800快餐外卖服务;观点类——小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每组任务完成后,进入观众热议、教师点评环节。
  教师根据该组表现,分别从广告创意、现场表演、所使用的广告宣传方式等角度进行点评。
  【主题深入】广告是什么?
  结合“广告达人秀”活动,请学生针对如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为谁做广告”“为什么做广告”“广告是什么”?
  通过讨论,结合刚才亲自做广告的经验,使学生理解广告就是广告商通过媒介发布的关于产品、服务、观点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知道它们、记住它们、选择它们。
  教师提问:我们都参与了广告的制作,现在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谁聘请你们来做广告,你们是在为谁做广告?
  教师提问:刚才的广告我们做给谁看呢?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大胆地总结一下,广告是什么?
  教师小结:今天老师扮演广告商的角色,请你们来担任广告制作者的角色,为我们做广告。这则广告通过我们的摄像机,也就是媒介发布出来,让同学们——也就是广大的消费者看到。
  教师提问:老师把刚才这段话写下来,请同学帮助我完成填空内容。(广告商)通过(媒介)发布的关于产品、服务、观点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知道它们、记住它们、选择它们。
  【主题总结】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会广告是什么,引出下节课内容。
  教师提问:我们这节课的题目是“我的广告,谁做主?”,经过了刚才的体验,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广告,谁是它们的主人呀?
  学生回答:(广告商、观众、制作广告者,众说不一)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体验了广告的制作过程,我们了解了广告是什么,至于谁能成为广告的主人,我们下节课继续这个话题。
  七、反思与总结
  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相比学校体系内现有的学科而言,更强调师生、生生的互动,所以活动现场生成的师生问答、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都非常珍贵。在广告任务中,我们特别设计了为黑芝麻胡同小学做广告的任务,每个班的广告都不一样:有的结合现实热点的校园安全问题,扮成坏蛋和保安,来强调学校的安全;有的学生讲述学校精彩的活动;有的学生介绍陶行知爷爷;有的学生介绍学校校长。在广告制作中所传达出的对学校的热爱与创造能力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赞赏。
  八、学生现场生成作品展示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
  (责任编辑:谭烨)
其他文献
英语中有句谚语说Charity begins at home,翻译成汉语就是“仁爱始于家”。近年来,出身农村的有志之士在家乡和其他农村地区支援农村教育的义举日益增多。2011年11月21日,搜狐“平凡良心”报道了出身国家级贫困县的普通农家,毕业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树鹏的事迹。他通过为本地的高职高专院校做招生代理走出了事业发展的第一步——他凭借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两三百名需要改变命运的农民子弟的信任,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教育的本真应该是在一个富有活力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发展性的活动。因此,教育的原色应该是绿色的。愿学生走进我的课堂衔一片清凉和绿色——题记    绿色食品、绿色世博、绿色汽车……一个“绿”色,仿佛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期待。作为生命的本色,绿色让我们感受到生机、活力和润泽,让我们充满了对生命的期待、敬畏和珍爱。如果教育也有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想教育应该是绿色的。唯有绿色,才能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积极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2010年10月25-26日,在教育部职成司、国际合作
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境内有一个渔村,名为“烟墩角”。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飞来这里栖息越冬,吸引众多游客和各类爱好者前来观光与游玩,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荣耀。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飞来过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当地的这一特色发展得更好?面对这些困惑与问题,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的许多学生自发组成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以“探秘美丽的生态家园——对大天鹅最青睐的栖息地环境的调查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何建设我国全面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时代赋予每一位中华儿女神圣的历史使命。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当前,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也令人担忧,深化德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心声
编者按:  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完全可以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遵循总理讲话精神,《中国教师》将以“从中小学讲坛走出的杰出人物”为主线,展现这些历史人物的中小学教师生涯对其本人终身成就的影响,与所有教师共勉。本期推出国学大师钱穆和文学家朱自清。    在20世纪的中国著名学者中,钱穆
关于课程的定义已经很多了。美国学者奥利佛归纳总结出关于课程的定义有13种,《简明国际百科全书课程》中也总结出9种关于课程的不同解释,而根据学者G.A.比彻姆的统计,课程定义竟然多达119种。但是似乎人们对课程的定义仍旧不满意。有学者认为,在所有的教育术语中,课程是“用得最普遍而定义得最差的一个”。[1]的确,对课程概念的认识逐步多样、丰富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对课程涵义的科学、合理的把握,也并不必然意
2009年临近年终时,大概全国上下,所有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在思量那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为此,我们学校也破天荒地连着六个下午都在开会,感觉简直是头晕死了。  但不管怎么晕,我还是碰上了被校长问到是否同意方案的问题。那一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尤其是一线主科教师,生活紧张,辛苦,忙碌。往好里说,是充实,但往“实际”里想,又脱不了“疲累”二字。日复一日的早出晚归、单
在现代繁华的大都市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居住在都市里,却过着与“都市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是教师,但又不同于我们所了解的教师。他们住的是集体宿舍,可能是上下铺,也可能是小平房。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全能教师”,在教授语文的同时还要兼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一人担任多职,但收入可能只有几百块钱。他们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生了病可能还需要靠借债来买药看病。伴随着农民工子弟进入城市,这些“教师”也成为都市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所谓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可见,在个体的个性特征中,性格具有关键的意义。因为性格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之中,它具体标志着一个人的品德、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性格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培养性格健全、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尤其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