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具有非常強的猎奇心理和求知欲望。而物理实验本身具备非常高的趣味性、探究性和主体性,能够对初中生产生非常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因此,教师创新开发物理实验的最大教育价值对于优化初中生的物理认知和改善教学局面都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学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教育阶段,在文化课学习难度和深度上都上了一层台阶,学生需要迅速调整状态,投身到深层次的学习之中。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等,因此文章研究的内容对中国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继续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一、借助主体实验提升认知力
  实验是初中生距离物理知识最近的认知区域。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实验教学,尤其是初中生亲自参与的主体实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初中恋上物理实验,开开心心地畅想于物理现象之中,借助大脑兴奋、情绪激动、心理激昂的良好主体状态而释放出强大的认知力、思维力和发展力。以“测平均速度”为例:为了提高初中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深度和认知效果,教师可以将初中生带到操场上进行速度测试实验。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参与体验,距离设定为50米、80米和100米,让每个学生都跑三次,获得三个比赛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速度公式”去计算自己的“平均速度”,看看自己在哪一个距离的“平均速度”最大。最后,教师在本班每组选择5名学生进行“决赛”,看看本班的最好成绩保持者是谁,并让其他同学计算“平均速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初中生提供充足的秒表,让初中生多批次同时进行,提高平均速度计算频率。
  二、借助电化教学提升想象力
  借助实验视频进行直观认知,也能够取得良好的认知效果。在实验视频的感官刺激下,初中生能够积极观察、主动思考和自觉表现,进而提高想象力和电化教学实效。以“声音的利用”为例:为了让初中生亲眼看到声音所携带的“能量”,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的最新代表电子白板为初中生展示实验。初中生能够亲眼看到,一支蜡烛点燃后被放在扩音器旁边,且二者的距离非常近。这时,画面中开始传来音乐声,开始的时候音量小,蜡烛的火焰基本看不出有多大的变化。随着音量的不断提高,蜡烛的火焰开始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有规律地抖动,而且抖动越来越明显。初中生不仅亲眼看到蜡烛火焰因为“感受到”空气振动而“跟着跳舞”,也能够借助自己的听觉,去直接感知和主观想象“火焰舞”与自己听觉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借助生活教学提升创造力
  利用生活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有助于将实验平台向整个现实生活扩展,培养初中生随时做实验、随地搞探究的良好认知习惯。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为初中生提升探究机会和动手能力,更能够在多次探究中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创造力和设计力。以“密度拓展探究”为例:教师为初中生提供三个实验对象,分别是一块泡沫、一块塑料、一块木头,外加一个水槽,然后让初中生通过实验验证哪个物体密度最大和哪个物体密度最小。初中生在面面相觑中慢慢知道,今天的实验不再是“实验室的实验”。初中生还会发现:教师让检测三者密度的大小,只提供了一个水槽。那么,检测三者密度大小肯定要依靠水槽了。初中生将三者放在水槽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三者浸入水中的深度不一样,终于恍然大悟,老师是让他们利用“浮力知识”去判断物体密度的大小,密度越小的物体浸入水的深度就越小,反之越大。而且,实验材料的外形越规范,实验结果就越准确。
  四、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物理实验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既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素质教育程度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授课的标杆,为教师明确了教学侧重点。发散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根据现有知识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猜想,最后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并在实验之后积极对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进行收集和总结,明白自己考虑欠缺的地方,对自己的知识加以巩固。在日常生活中,发散思维的用途也很广,例如,在遇到生活中的物理元素时,联想自己学习的知识,将相同点用概念解释,不同点向教师求知,以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物理学因素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小到日常用品的生产、维修,大到国家科学研究,物理学是基于生活,并利用于生活的学科。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影响下会主动接触身边的物理元素,例如,家中灯出故障时,对其进行维修,这样既将课本知识活用在生活中,提升了自身动手能力和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为家庭节约开销,一举两得。
  五、社会责任感养成
  物理实验教学就是国家科学研究的启蒙教学,物理实验知识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随着十九的召开,国家确立了要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方针,这需要全国民众同心协力,同时也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者兼备才能成功完成蜕变。因此物理的学习不仅是为将来的考试,而是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经常在讲解概念知识时,为学生讲解它的现实应用和该项概念的相关技术,学生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的学习,能更好提升能力,培养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在承上启下的受教育阶段,为学生埋下社会责任感的种子,提高国家科研型和社会实用技能型人才出现的概率,这是对科学研究团队活力的保证,也是教书育人终极目标的实现,也解决了人力资源市场竞争强烈的问题。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初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必要的。
  结论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应开展科学探究思维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298.
  [2]杨崴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35-36.
  [3]李娜.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科技资讯,2019,17(21):156-15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引入和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如何建立一个更有效、更科学的高品质地理教学课堂已成为高中地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在课堂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探索,使得一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相对薄弱,甚至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品质课堂构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从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供参
摘要:积极心理学强调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积极、向上的思想认知进行有效的融入,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展开初中心理课堂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输入正能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心理教育;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阶段属于教育中重要的过渡阶段,是处于初中与初中教育中的承前启后重要作用。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
摘要:中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英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英语综合能力中,口语起着重要作用,运用英语情境教学等方法,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口语表达;策略研究  中图
摘要: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的字,书写规范、工整,提高写字水平。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便会潜移默化对汉字形成深刻记忆并规范自身书写。汉字的书写具有相应的规律性,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规律,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硬笔书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自然拼读法作为英语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广泛使用。老师利用自然拼读可以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掌握阅读技巧。另外,对于那些学拼读困难的学生来说,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读音的准确性。自然拼读法的有效实施,在课堂上使用自然拼读法是值得教师学习与思考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自然拼读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在英语学习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意义深远,如果将语文教师比作登山者,那么找到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方法就是那座大家都想攀上的高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趣味引导,通过创新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有效開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
摘要:怎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成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必然问题。从纵向的角度看,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从多个环节发挥重要功能和作用;而从横向角度看,通常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而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实施高效学习。因此,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摘要: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从而以为学生发展着想的角度不断探索出深入研究教材、应用信息技术、注重诵读指导、开展合作学习、导入优质问题等可行性教学方法,期望学生能够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最终实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编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育人价值,必须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本文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备受重视,尤其是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技巧,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优质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弊端,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致力于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