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明显增多,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我认为,识字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轻松、快乐地识字。通过实践,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
一、图文结合
在教学时,给文字赋予生动形象的图画,充分利用图画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学“月”字时,就画了一弯新月,弯弯的月牙儿从形状上也像月亮一样,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静止的生字也活起来,把对生字的想象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识字效果。
二、动作识记
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文字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记忆,增加学习兴趣。特别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跑、跳、蹲、跨、踢、踩”之类的字,表演这些动作时都需要用脚,所以都有“足”字;“眯、瞪、眨、瞄”这些动作在做的时候都要用眼睛,所以和“目”有关,记住了字形,通过动作也理解了意思,在玩的同时也就轻松地学会了生字。
三、谜语猜字
小学生喜爱猜谜,把一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识字,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搜集字谜拿来大家一起猜,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明”时,给出谜语“太阳和月亮一起来散步”,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得出:太阳是“日”,月亮是“月”,“日” “月”就是“明”字,太阳和月亮都出来了,天就非常“明亮”了。一条谜语轻轻松松把字形和字义都掌握了。同时学生还自己带来谜语或自己编谜语让大家猜,“一口咬掉牛尾巴”、“一个人姓王,口袋装着两颗糖”你猜出来了吗?那你记住这两个字了吗?
四、对比记忆
在汉字中有很多字很像,学生不容易分清,也很容易写错,如果把它们放到一起对比学习,通过字形和字义的对比加以区分,便于记忆。如教学“渴”和“喝”:一个人在房子里坐着,头顶上太阳晒着,他“渴”了就需要“水”,要“喝”就得用“口”;有火就是“烧”,有水就是“浇”。通过对比字形和字义,把这两个字就很轻松地记住了,以后想一想就不会再写错了。
五、释义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恰当地以剖析字形结构部件说明字义,通过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描述讲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根据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讲解字意。如在教学会意字“看”时。用“手”放在“目”上向远处看就是“看”,用手在树上摘就是“采”。一个人靠在树上为休息的“休”字。学生不仅能很快读出字音,还能理解字义,运用时不会混淆字形。
六、游戏识字
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一边学,一边玩,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生字。如开火车,比赛读,用字卡做拼词,看画贴词语,加一笔、减一笔等游戏,如我平时在教学中使用的找朋友识字,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我们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的卡片,让学生戴上“部件”的头饰上台演一演,找一找,比如,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组成生字,例如,一个学生扮演“言”字,一个扮演“人”,找朋友就组成“认”或“信”。这样使学生能较快地学会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七、儿歌、顺口溜
儿歌和顺口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句式短小,用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和顺口溜。如“身体是本钱,木床来休息。”帮助学生记住“体”的右边是“本”、“休”的右边是“木”;如教“法、丢”时,先复习“去”字,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升。
八、生活中学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沟通,使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在生活中学,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给作业本上写上名字加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给教室和家里的东西上贴上物品的名字,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认识生字,还有各种报纸杂志,让他们收集生字,并配上拼音,剪贴成生字卡片,或者做一些生字卡片,订成“生字书”,互相交流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只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及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和调动识字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把“学会”变成“会学”,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那么,学生就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杨官寨小学
一、图文结合
在教学时,给文字赋予生动形象的图画,充分利用图画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形象化。如在教学“月”字时,就画了一弯新月,弯弯的月牙儿从形状上也像月亮一样,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静止的生字也活起来,把对生字的想象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识字效果。
二、动作识记
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文字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记忆,增加学习兴趣。特别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跑、跳、蹲、跨、踢、踩”之类的字,表演这些动作时都需要用脚,所以都有“足”字;“眯、瞪、眨、瞄”这些动作在做的时候都要用眼睛,所以和“目”有关,记住了字形,通过动作也理解了意思,在玩的同时也就轻松地学会了生字。
三、谜语猜字
小学生喜爱猜谜,把一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识字,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搜集字谜拿来大家一起猜,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明”时,给出谜语“太阳和月亮一起来散步”,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得出:太阳是“日”,月亮是“月”,“日” “月”就是“明”字,太阳和月亮都出来了,天就非常“明亮”了。一条谜语轻轻松松把字形和字义都掌握了。同时学生还自己带来谜语或自己编谜语让大家猜,“一口咬掉牛尾巴”、“一个人姓王,口袋装着两颗糖”你猜出来了吗?那你记住这两个字了吗?
四、对比记忆
在汉字中有很多字很像,学生不容易分清,也很容易写错,如果把它们放到一起对比学习,通过字形和字义的对比加以区分,便于记忆。如教学“渴”和“喝”:一个人在房子里坐着,头顶上太阳晒着,他“渴”了就需要“水”,要“喝”就得用“口”;有火就是“烧”,有水就是“浇”。通过对比字形和字义,把这两个字就很轻松地记住了,以后想一想就不会再写错了。
五、释义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恰当地以剖析字形结构部件说明字义,通过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描述讲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根据字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讲解字意。如在教学会意字“看”时。用“手”放在“目”上向远处看就是“看”,用手在树上摘就是“采”。一个人靠在树上为休息的“休”字。学生不仅能很快读出字音,还能理解字义,运用时不会混淆字形。
六、游戏识字
爱玩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一边学,一边玩,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觉认识了生字。如开火车,比赛读,用字卡做拼词,看画贴词语,加一笔、减一笔等游戏,如我平时在教学中使用的找朋友识字,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我们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的卡片,让学生戴上“部件”的头饰上台演一演,找一找,比如,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组成生字,例如,一个学生扮演“言”字,一个扮演“人”,找朋友就组成“认”或“信”。这样使学生能较快地学会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七、儿歌、顺口溜
儿歌和顺口溜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句式短小,用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和顺口溜。如“身体是本钱,木床来休息。”帮助学生记住“体”的右边是“本”、“休”的右边是“木”;如教“法、丢”时,先复习“去”字,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升。
八、生活中学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沟通,使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在生活中学,用到实际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给作业本上写上名字加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给教室和家里的东西上贴上物品的名字,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认识生字,还有各种报纸杂志,让他们收集生字,并配上拼音,剪贴成生字卡片,或者做一些生字卡片,订成“生字书”,互相交流学习。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只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及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和调动识字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把“学会”变成“会学”,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那么,学生就会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杨官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