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一生勇闯“禁区”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退休了。他从医70余年,不仅救治了1.6万多名肝胆病人,还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肝胆外科入门专著;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因此,他被世人称为“当代神医”,肝胆外科研究史上的“世界巨人”。

战火中走出来的肝胆外科专家


  1922年夏天,吴孟超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市,由于家境贫寒,在他3岁时,父亲便远渡重洋前往马来西亚打工赚钱,5岁那年,吴孟超也随母亲来到马来西亚。在那里,吴孟超一边帮父母割橡胶,一边在由华侨创办的光华学校读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将士英勇作战的事迹,深深地影响着吴孟超那颗年轻的心。初中毕业时,按着当地习俗,学校、家长要出钱给毕业生聚餐。当时,深受抗日救国思想影响的吴孟超和同学们没有聚餐,却把这笔毕业聚餐费全部捐给了国内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令吴孟超没有想到的是,远在延安的毛泽东、朱德代表八路军总部给他们发来了感谢电报。那封感谢电就像一团火,燃起了吴孟超心中向往归国抗日的烈焰,也成为了他一生难以忘却的记忆。
  1940年春天,吴孟超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同踏上了回国的轮船。站在船头,望着波涛汹涌的海浪,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月后,吴孟超他们经过一路车船颠簸,最终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然而,前往抗日根据地延安不仅路途遥远,还充满了诸多凶险。怎么办?同学们纷纷劝他,与其去“送死”,不如“曲线救国”。就这样,吴孟超暂时留在昆明继续学习深造。在昆明上学期间,他一直帮助地下党组织秘密进行革命工作,经历了地下党组织的考验。
  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同济医学院,成为了“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学生。毕业后,吴孟超成为了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的第一代军医。在裘法祖的悉心指导下,吴孟超的手术水平越来越好。可他不满足于做个普通“开刀匠”,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裘法祖老师。裘教授对他说:“肝胆外科目前很薄弱,我国又是肝脏疾病高发地区,如果你有决心,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于是,吴孟超选择了肝胆外科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
  从此,吴孟超便一头扎进图书馆,找到一本由美国人编写的《肝胆外科入门》,并和同事方之扬将这本20多万字的书翻译出来。他先后创立了“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中国肝胆外科的理论基础;创立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完成了第一台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并研究出了符合中国人体质的肝胆外科手术技术体系,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
  这位战火中走出来的军医,不仅以其精湛的技艺震惊了国际医学界,也被世人称之为“肝胆外科之父”。

把挽救病人生命当作终身追求


  吴孟超常说:“一个医学家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终身追求。”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给病人治病,他敢闯肝脏手术“禁区”,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他从医70余年中,他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1975年春节后的一天,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来找吴孟超治病。经过问诊,吴孟超得知,这个患者是在8年前得的病,当时腹部长了一个拳头大小的瘤,医生诊断为肝癌。几年时间过去了,瘤子越长越大。换个医院检查,却说如果是肝癌的话活不了这么久,便做个穿刺,却引起了大出血。
  通过一番检查,吴孟超断定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而且这个瘤子的直径竟达68厘米。当时,国外将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归属于“巨大”型瘤,而这个患者的瘤称得上是“超级巨大”。如果该肿瘤破裂就会引起腹腔急性大出血,由此会导致死亡。可想而知,这个手术的危险性和高难度了。
  “敢打硬仗”的吴孟超没有退缩,他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在反复推敲后,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调集了15个科室共40多名医务人员全力配合。手术历经12个小时,吴孟超和40多名医务人员连续奋战,最终顺利摘除了这个瘤子,为患者挽回了生命。
  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患者不仅没有离开人世,还健康地活着,并时常给吴孟超打电话,言语中满是对他的感激。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1983年,吴孟超成功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了重达600克的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一个星期后,女婴身体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10天后,女婴父母带着她出院了。这名女婴初中毕业后,报考了当地一所卫校的护理专业,她立志当一名像吴孟超一样的医务工作者。
  在吴孟超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别人不敢碰的“禁区”。可他愣是不怕风险,敢于挑战,以一个医学家的智慧和胆识,闯过了肝脏一个个“禁区”,创造了一个个世界之最。
  有同事问他:很多手术大家都不敢做,你却做了,万一出了事,你的名誉就没有了。吴孟超微笑着说:“名誉算什么,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嘛!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世界最前沿


  吴孟超清楚地记得,1958年,当他刚刚踏上肝胆外科之路之时,有一个外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在参观中国医院时傲慢地说:“中国的肝胆外科,要想赶上世界水平,最少要二三十年时间。”
  这话给他的刺激很大,但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的回答掷地有聲:“世界肝胆外科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从那以后,吴孟超和张晓华、胡宏楷组成“三人攻关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做成了第一个能够满足需要的肝脏腐蚀标本。
  1960年,在第七届全国外科学术会上,吴孟超将“攻关小组”的研究成果“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做了详细解说,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这个肝脏解剖新见解,不但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而且还是我国肝脏解剖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发明。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通行的肝脏手术止血法是“低温麻醉法”。有没有更好的止血方法呢?吴孟超想。经过半个月反复试验,吴孟超带来他的团队发明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这种方法可以免去复杂的冰水浸泡,从而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1979年9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上,吴孟超面对来自美、苏、英、法等6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外科专家,用流利的英语做报告,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科研成果,他让中国肝胆外科一举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的领跑者。
  如今,97岁高龄的吴孟超依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他说:“我自己身体还可以,而且主要是为了带教年轻人,培养年轻医生。”如今,他培养的26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吴孟超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他的恩师裘法祖先生的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    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开展和加强中学生学习指导方面的研究也早已开始,可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不少初中学生还是深深地陷入被动学习的困境中难以自拔。那么,初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程度终究如何?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薄弱环节又在哪儿?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城镇市属初级中学八年级的670名学生(收回有效卷
冬天的一个下午,老付望着远处山顶上的皑皑白雪,随口吟了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回到客廳,老付拿起手机,看到堂兄又在微信上向他讨红包。以前堂兄春风得意,跟老付说话时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情。几年前,堂兄突患脑梗瘫痪在床,如今还靠老母亲侍候。毕竟血浓于水,老付没少接济堂兄,但现在堂兄整天在微信上讨红包,让老付感觉很不是滋味。  想着想着,情绪不觉低沉起来。我发现这雪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只和自己讨论,她的讨论与学术无关,甚至与她暂时栖身的这个热闹世界也无关。她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
摘要:采用访谈法,对台州市天台、仙居,椒江、温岭等县市共28名1~3年教龄的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总结他们的成长经验,探讨新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科学策略。结果发现,处于学徒期和成长期的新教师的职业成长影响因素有其自身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其信念、习惯,更主要的是在观摩课和公开课的实践中成长,在不断地反思中升华,其中信念是起方向和支持作用。依靠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断积累,在公开课的“磨”和强度作用下实现教学
【编者按】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坚持“以德立校、素质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自1999年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高中分别开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目前已做到全体教师员工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魏善庄中学的老师们注意在细微处“做文章”,从教育教学的点滴中积累“教育的智慧”…… 
到基层调研,有一些干部暮气沉沉、愁眉不展。他们掰着手指,数来数去的都是难题:上项目难、转型升级难、环境治理难、征地难、拆迁难、筹资难、扶贫难……一句话:干什么都难。因为被困难问题绊住,他们伸展不开手脚,终日碌碌无为。  但有一些干部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他们被群众称为“有办法的干部”。比如,信访问题被称为“老大难”。但是,一位在当地化解信访难题颇有成绩的基层优秀干部却深有感触地说,信访问题绝大多数有
关键词:自我;自信    【活动背景】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自我意识的确立成为发展的一个主轴影响到其他各个方面。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形成自信的心理品质是其他发展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并且作为一种持续的发展动力参与各个发展的阶段。本活动力求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信的价值以及学会培养自信的方法,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我潜能,有效实现良好的素质提升起重要作用。  【活
山里的夜安静极了,静得那此起彼伏的虫鸣就跟大合唱似的。屋子里,爸爸打字的声音哒哒哒传出来,院子里,火炉上的汤锅咕嘟咕嘟唱着歌。  我蹲坐在小板凳上,看着老陶把木柴放进炉膛,一根一根,摆放艺术品一样。红红的炉火映着那满是皱纹的脸,他眼中的虔诚像那煮沸的汤即将满溢出来。  真香哪,那汤里,有我们白天去森林里采的野菌菇,捡的山栗子,还有肥瘦相间的珍珠肉丸子……热气氤氲中,我忍不住低声问:“陶爷爷,真的会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班干部;辅导个案  一、背景介绍  作为镇属高中,我校招收来的学生都是区属高中筛选过后的学生,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时大多数学生选择文科,选择理科的大部分学生也只是因为不想背书而盲目选择理科。因此,我校理科班多是一些比较散漫、纪律性差的学生,且女生较少,所以理科班的女班干部会面对较大的压力。  二、校园心理剧辅导案例  1.个案介绍  高二理科班学生小琴从初中到高一都是班里的主要
在中国各地大学里,除了中國人,最常见的恐怕就是韩国留学生了。虽然在外表上与中国人没有明显差异,但三五成群的棒球帽和棒球衫,大声喧哗的韩语,以及女式电动车,还是让人可以迅速辨认出他们的身影。  事实上,韩国留学生不但行为上显眼,在数量上也拥有绝对的优势。根据中国教育部在2017年3月发布的数据,在华韩国留学生在2016年已经达到70540人,占当年在华学习的44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的近16%,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