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表格简约清晰,是实施阅读显性化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导学案中运用表格时,不能只停留在表格所填的内容上,真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明晰结构、感悟表达、朗读背诵、习作运用等能力,从而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宗旨。
【关键词】表格;能力;表达感悟;阅读运用
在以学习单为载体的导学研究中,许多教师喜欢选择简约清晰的表格来呈现学习过程,但在教学时教师却不能运用自如,以表教表,没有领悟表格背后所含的真意。教师如何真正读透表格,准确定位教学思路呢?学生如何在填表时遇见文本的美丽,读表时洞见语言的质朴呢?
一、“表”显内容,意在概括提炼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领会它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也是中高年级學生必须掌握的学习能力。表格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梯度,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从中体会如何运用概括方法。教师借助表格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一文,教师先扶着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读一读句子,圈一圈词语,组织语言填入表,让学生初步理解如何确定关键词句,再放手由学生自己提炼其他段落的内容。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后,教师进行如下教学。
[ 小女孩的行为 水罐神奇变化 为生病母亲找水
累倒在沙地上 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水流 ]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选取两位同学的表格,看看他们第二行填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第一张表格课文句子抄得太多,写得太长。
师:你觉得应该省去哪些内容?
生:“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这句话可以不写,因为主要写小女孩让小狗舔了一下水。
生:我觉得“小女孩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改成“小女孩倒水”就可以了。
师:我们找关键词要从主要人物出发,描写性的词语也可以考虑不要。第二张表格填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太简单,只写了“小狗喝水”,主要意思都没有说清。
师:概括内容不仅要简洁,还要准确完整。表格这一栏就可以写成“倒了一点水给小狗舔”。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填好的表格再进行修改,尽量做到准确、简洁、完整。
前面的示范学习,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关键词,教给学生概括一件事的方法。放手学习,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运用方法,从而深入感知关键词。用两张表格进行比较,是让学生学会判断,从而加深印象,对一些程度稍差的同学也是一次更具体的指导。一而再,再而三,利用表格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表”理顺序,意在明晰结构
表格具有直观性,文章中句与句、段和段的关系可以清楚地显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应把关注点放在体会文章表达的规范性、明晰文章的脉络上。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 总 起( ) 分 述( ) 总 结( )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在表格的参与下,教师就这段话的教学做了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生:4句。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4句话,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填入表格。(学生填表)
师:这4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主要写出了鱼的种类多,数量也多。
生:“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既写出了鱼的数量多,又写出了鱼的美丽。
生:“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也写出了鱼多。
师:同学们找到的这三句话,都概括地写出了鱼多的特点,这些属于总写部分,我们把句子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师:第二句又是写出了什么呢?
生:具体地写了各种各样的鱼。
师:这句话的序号应该填在哪儿?
生:应该填在“分述”一栏里。
师: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句句话连成一段话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上述片段,教师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把它填入表格,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将句子之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了解总分总段落的构段方式,发现句子之间的秘妙。
一个表格,将课文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表及文,学生很快厘清段落之间的承接关系,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表”现特点,意在感悟表达
表格简洁明了,能一目了然地呈现有语言特点的词句,但我们的教学目的不能止步于此,而应该感悟其表达特点。利用表格厘清人物关系,梳理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金钱的魔力》一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教师利用表格进行了如下教学。
[
态度变化 人物 托德 老板 拿出钞票前 动作 语言 神态 拿出钞票后 语言 神态 ]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了表格。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个表格。纵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托德拿到钞票”前后态度完全不同。
生:我发现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师: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变化?
生:因为托德和老板都爱财,都是势利眼。
【关键词】表格;能力;表达感悟;阅读运用
在以学习单为载体的导学研究中,许多教师喜欢选择简约清晰的表格来呈现学习过程,但在教学时教师却不能运用自如,以表教表,没有领悟表格背后所含的真意。教师如何真正读透表格,准确定位教学思路呢?学生如何在填表时遇见文本的美丽,读表时洞见语言的质朴呢?
一、“表”显内容,意在概括提炼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领会它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也是中高年级學生必须掌握的学习能力。表格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梯度,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从中体会如何运用概括方法。教师借助表格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一文,教师先扶着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读一读句子,圈一圈词语,组织语言填入表,让学生初步理解如何确定关键词句,再放手由学生自己提炼其他段落的内容。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后,教师进行如下教学。
[ 小女孩的行为 水罐神奇变化 为生病母亲找水
累倒在沙地上 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水流 ]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选取两位同学的表格,看看他们第二行填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第一张表格课文句子抄得太多,写得太长。
师:你觉得应该省去哪些内容?
生:“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这句话可以不写,因为主要写小女孩让小狗舔了一下水。
生:我觉得“小女孩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改成“小女孩倒水”就可以了。
师:我们找关键词要从主要人物出发,描写性的词语也可以考虑不要。第二张表格填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太简单,只写了“小狗喝水”,主要意思都没有说清。
师:概括内容不仅要简洁,还要准确完整。表格这一栏就可以写成“倒了一点水给小狗舔”。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填好的表格再进行修改,尽量做到准确、简洁、完整。
前面的示范学习,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关键词,教给学生概括一件事的方法。放手学习,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运用方法,从而深入感知关键词。用两张表格进行比较,是让学生学会判断,从而加深印象,对一些程度稍差的同学也是一次更具体的指导。一而再,再而三,利用表格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表”理顺序,意在明晰结构
表格具有直观性,文章中句与句、段和段的关系可以清楚地显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应把关注点放在体会文章表达的规范性、明晰文章的脉络上。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
[ 总 起( ) 分 述( ) 总 结( )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在表格的参与下,教师就这段话的教学做了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
生:4句。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4句话,想想每一句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填入表格。(学生填表)
师:这4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生:“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主要写出了鱼的种类多,数量也多。
生:“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既写出了鱼的数量多,又写出了鱼的美丽。
生:“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也写出了鱼多。
师:同学们找到的这三句话,都概括地写出了鱼多的特点,这些属于总写部分,我们把句子的序号填入表格中。
师:第二句又是写出了什么呢?
生:具体地写了各种各样的鱼。
师:这句话的序号应该填在哪儿?
生:应该填在“分述”一栏里。
师:作者就是这样把一句句话连成一段话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上述片段,教师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把它填入表格,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将句子之间的隐性关系显性化,了解总分总段落的构段方式,发现句子之间的秘妙。
一个表格,将课文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表及文,学生很快厘清段落之间的承接关系,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三、“表”现特点,意在感悟表达
表格简洁明了,能一目了然地呈现有语言特点的词句,但我们的教学目的不能止步于此,而应该感悟其表达特点。利用表格厘清人物关系,梳理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利用表格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金钱的魔力》一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教师利用表格进行了如下教学。
[
态度变化 人物 托德 老板 拿出钞票前 动作 语言 神态 拿出钞票后 语言 神态 ]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了表格。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个表格。纵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托德拿到钞票”前后态度完全不同。
生:我发现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物形象。
师: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变化?
生:因为托德和老板都爱财,都是势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