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教学作为当前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不论是利用微课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课中进行重难点问题的分析,还是在课余时间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适当地利用微课以辅助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应当不断强化自己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微课教学,为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有效利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短小精悍,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微”,微课的教学视频大多控制在10分钟之内,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中的讲解。正是这种教学优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课资源的运用,能将抽象、复杂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进行展现,以此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3、灵活操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自主学习。而微课短小精悍、占用内存小,对于终端的接受设备要求也相对较低,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进行微课资源的搜索、调动以及观看。这就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利用路径
1、增强直观教学
微课是目前新兴的一种信息教学技术,教师可以将视频作为一定的教学载体,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针对一定的教学重点或是一定的教学环节设计研发的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学视频课程。之所以称为“微课”,是因为其视频课程的时间往往较短,大约在三到五分钟之间,并且充分融合了诸如图像、视频、音频、文字此类的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元素,并且能够将小学语文教材中较为抽象和枯燥的知识点和毫无生动性的文字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使得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内容从教材中的文字变成了直观性的教学片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并且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因此,微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并且能够将原先较为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实现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层掌握和内化理解。
例如,在进行《秦兵马俑》这篇文章的讲解时,课文中的描述性文字都较为抽象,尤其是“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句描述,就很难让小学生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師就可以在正式开始课文的讲解前播放一段对秦兵马俑进行介绍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兵马俑的各种类型与各种姿态,比如将军、武士、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等不同类型以及他们的各种姿态。经过这样较为直观的介绍,学生可以感受到秦兵马俑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进而能够对文章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2、丰富知识储备
微课的一个最大优势便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小学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这样就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充分共享。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实际是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相对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经历都严重缺乏,并且对于一些文章及其表达形式其实是不能做出较为完整的理解的,更不用提进行全面掌握了。并且由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非常大,因此教师不能针对每一个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都做出较为详细地讲解。但是微课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时空界限,并且微课还具有短时高效的重要特征,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对部分小学语文的教材知识点进行学习与进一步的理解,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篇课文的讲解时,小学生很难对文章中的许许多多壮丽而又细节的描述作出直观的想象,自然也就不能对这篇课文作出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根据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实际情况,将收集来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和视频制作成微课。在学生被大自然如此的鬼斧神工所震撼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的引导。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的缺陷,进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3、强化时间利用
虽然应用微课的好处非常多,但是归根到底微课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要利用好微课的优点,不能让微课代替教师。微课视频的时长应该控制在5到10分钟为宜,视频内容应该满足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诉求,呈现出重点知识。微课的主要作用就是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模式。当简短的微课结束后,教师对剩余的时间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以课文《观潮》的教学为例,授课重点是分析涨潮这一自然现象以及文中对景象描写的措辞手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短视频讲解措辞手法和景色描写,当微课完成教学任务以后,余下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慢慢消化并理解,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就会有感而发,并且将吸收到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地运用起来。除此以外,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同时,通过所学到的景色描写方法,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措辞和手法进行相关主题的作文写作,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和大脑的想象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生活教学中,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微课更适合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也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可娟.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价值与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19,121.
[2] 赖玉丹.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645.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有效利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短小精悍,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微”,微课的教学视频大多控制在10分钟之内,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中的讲解。正是这种教学优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课资源的运用,能将抽象、复杂的语文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进行展现,以此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3、灵活操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了自主学习。而微课短小精悍、占用内存小,对于终端的接受设备要求也相对较低,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进行微课资源的搜索、调动以及观看。这就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利用路径
1、增强直观教学
微课是目前新兴的一种信息教学技术,教师可以将视频作为一定的教学载体,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针对一定的教学重点或是一定的教学环节设计研发的一种创新型的网络教学视频课程。之所以称为“微课”,是因为其视频课程的时间往往较短,大约在三到五分钟之间,并且充分融合了诸如图像、视频、音频、文字此类的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元素,并且能够将小学语文教材中较为抽象和枯燥的知识点和毫无生动性的文字用具体、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使得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内容从教材中的文字变成了直观性的教学片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并且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因此,微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并且能够将原先较为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实现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层掌握和内化理解。
例如,在进行《秦兵马俑》这篇文章的讲解时,课文中的描述性文字都较为抽象,尤其是“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句描述,就很难让小学生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師就可以在正式开始课文的讲解前播放一段对秦兵马俑进行介绍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兵马俑的各种类型与各种姿态,比如将军、武士、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等不同类型以及他们的各种姿态。经过这样较为直观的介绍,学生可以感受到秦兵马俑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进而能够对文章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2、丰富知识储备
微课的一个最大优势便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小学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这样就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资源的充分共享。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实际是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相对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经历都严重缺乏,并且对于一些文章及其表达形式其实是不能做出较为完整的理解的,更不用提进行全面掌握了。并且由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非常大,因此教师不能针对每一个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都做出较为详细地讲解。但是微课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时空界限,并且微课还具有短时高效的重要特征,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微课对部分小学语文的教材知识点进行学习与进一步的理解,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篇课文的讲解时,小学生很难对文章中的许许多多壮丽而又细节的描述作出直观的想象,自然也就不能对这篇课文作出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根据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实际情况,将收集来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和视频制作成微课。在学生被大自然如此的鬼斧神工所震撼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的引导。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最大的缺陷,进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3、强化时间利用
虽然应用微课的好处非常多,但是归根到底微课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要利用好微课的优点,不能让微课代替教师。微课视频的时长应该控制在5到10分钟为宜,视频内容应该满足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诉求,呈现出重点知识。微课的主要作用就是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模式。当简短的微课结束后,教师对剩余的时间要进行合理的规划。
以课文《观潮》的教学为例,授课重点是分析涨潮这一自然现象以及文中对景象描写的措辞手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短视频讲解措辞手法和景色描写,当微课完成教学任务以后,余下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慢慢消化并理解,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就会有感而发,并且将吸收到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地运用起来。除此以外,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同时,通过所学到的景色描写方法,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措辞和手法进行相关主题的作文写作,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和大脑的想象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生活教学中,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微课更适合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也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鲁可娟.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价值与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19,121.
[2] 赖玉丹.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