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放烟花庆祝儿子考7分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宿迁一位年轻父亲为了“庆祝”自己11岁的儿子考了7分,用小轿车拉了一车烟花爆竹在镇上燃放。这位父亲说孩子成绩一直不好,这次考了7分,自己并没生气,为了激励孩子,便带孩子买了1000多元的烟花。
  关于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焦虑感,时常成为舆论热点。比如,朋友圈里掀起了一股“提前嫁女娶媳妇儿”风潮,为了子女的学业,有太多家长“操碎了心”,甚至某地还爆出新闻,一位年轻妈妈因为孩子做作业太慢而突发中风。
  这位家长的洒脱,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很多家长如果得知自己的孩子只考了7分,恐怕只会忧心忡忡,甚至暴跳如雷。据说,在这位父亲的鼓励下,孩子之后的一次考试获得了57分,虽然还是没到及格线,但不容否认其取得的明显进步。也许这种进步跟放烟花没有直接联系,不过,轻松的家庭氛围,再加上适当的鼓励,必然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微言大义:焦虑,体现的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不过,只有当焦虑转化为动力,转化为有建设性意义的行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熱切与关注才能发挥实际价值。
  适用话题:学会鼓励;换一种方式;进步……
其他文献
1毛毛神秘地对龙龙说:“我能用扑克牌读懂你的心。来,你从这副扑克牌中任意选出21张,然后交给我。”  “这不就是一副普通的扑克牌吗?”龙龙半信半疑地挑出21张牌。  2“现在我要发动它的‘超能力’了。”毛毛一边碎碎念,一边洗牌,然后将牌面向着龙龙,“选一张牌记好,不要告诉我。”  龙龙默默记下其中一张牌,说:“记好了!我看你能耍什么把戏。”  3毛毛把背面朝上的扑克牌从左到右先放3张,然后把手里的
作文片段是指用一段小的篇幅,描写一处景物,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  片断训练的宗旨是从局部、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然后过渡到构思整篇作文,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到得心应手。  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片段训练。  一、在阅读中
《林黛玉进贾府》各色人物的出场,虚实结合,动静相间,似贬实褒,细细味之,让人不得不赞一句:妙笔天成!  一、主次分明,实虚结合——贾母与贾赦、贾政的出场  贾母与贾赦、贾政都是贾府中的关键主子,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也应该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所必须要拜见的人物。  先看贾母的出场:“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
[摘 要]文章以作者一次参赛的教学设计为例,从“紧扣课标、关注学情、强化主体、彰显特色”四个方面谈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和感悟,提倡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更多地去研究好课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教学设计 紧扣课标 关注学情 强化主体 彰显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86  教学设计是教师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应是教学的主体。回归学生主体已成为现代教学模式共同的趋向。本文以牛津版教材为例,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进行了探索,通过“学生和教师角色互换”、“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达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并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法律模块是贯穿学生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和守法的意识和能力,比如七年级下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培养学生用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分布在八年级下册的一、二、三单元;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公民意识,主要集中在九年级《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中。  如何创设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法律模块的学材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学材应当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
文言文虽然是我们老祖宗流行的“普通话”,不过,学生看待它可以说是敬畏有加,他们从内心深处不会主动喜欢文言文,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如何改变现状已经成为无法回避、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摸索,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颇有成效。  一、以趣激趣,拉近距离  1.内容讲究循序渐进。学生不知道其实他们一早就接触过文言文的内容,比如“守株待兔”“鹬蚌相争”,只不过当时是用白话文的形式呈现的。通过讲述耳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导致信息全球化的隨之蔓延和加深,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促使人类世界大步跨进“零距离”的虚拟环境。在信息技术的巨大威势下,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虚拟世界”的影响。近几年,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地理教学内容及形式的丰富性,使以往不可能的地理教学环境
[摘 要] 对隐性分层教学的研究背景与分组策略作了简要介绍,并以《日本》一节为例,从教师设计活动、分层提问、学生小组合作、分层展示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分了四个层次,即读图说出、读图比较、读图理解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探讨了隐性分层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隐性分层 初中地理 读图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
在幼儿同一课多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在中班组织实施了“小猴卖‘○”’语言教学活动,以下是其第一轮执教所采用的整体方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中各种动物的语言分析出小鸭、小猫、小狗、小老虎、小兔所要的“○”各表示什么。  2了解一些圆形生活用品的名称及用途,对猜测物体和变化形状感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一套,圆形纸片若干。  活动环节  1,设置情境,导入活动。  师:小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