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大学英语公共必修课的思政教育功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深入而又长久的影响。本文精心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依托教材,通过各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陈爱明,北京联合大学。
2016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第一位,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要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教学时间长、学时多、受众面广。大学英语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关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容易被理解和被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深入而又长久的影响。大英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地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另外,中西方在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辨析,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削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且,在当前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图谋愈加强烈,尤其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与文化的渗透,宣扬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此背景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消除学生对中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政治理想信仰,显得尤为迫切。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容元素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要更加体现外语人才核心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宽厚的中英文化知识,求同存异,吸取文化精华;具备批判的思维方式;具备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突出中华文化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英语课程各单元的主题也涉及伦理道德、人格素养、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等,比如坚持梦想、社会使命、中华英雄、体育精神、感恩父母,工匠精神、永不放弃、乐于奉献等。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从各个渠道,比如中国日报双语新闻APP、Heep高等英语教学网、UNIPUS公众号、可可英语、中国3分钟、TED演讲、网易公开课等搜集包含思政元素的视频、音频、文字等材料,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润物细无声,自然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
1.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陈爱明,北京联合大学。
2016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时代要求高等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第一位,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要求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教学时间长、学时多、受众面广。大学英语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关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容易被理解和被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深入而又长久的影响。大英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科学系统地适时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另外,中西方在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辨析,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削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且,在当前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图谋愈加强烈,尤其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与文化的渗透,宣扬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此背景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消除学生对中外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认知偏差,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政治理想信仰,显得尤为迫切。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容元素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要更加体现外语人才核心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宽厚的中英文化知识,求同存异,吸取文化精华;具备批判的思维方式;具备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突出中华文化教育,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英语课程各单元的主题也涉及伦理道德、人格素养、人际关系、社会问题等,比如坚持梦想、社会使命、中华英雄、体育精神、感恩父母,工匠精神、永不放弃、乐于奉献等。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从各个渠道,比如中国日报双语新闻APP、Heep高等英语教学网、UNIPUS公众号、可可英语、中国3分钟、TED演讲、网易公开课等搜集包含思政元素的视频、音频、文字等材料,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润物细无声,自然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