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堂中的本色评价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这种评价是一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灵巧多变的思维能力。恰当地运用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综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学习“新课标”以后,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过度的赏识,失当的课堂评价也在很多课堂上难以使课程目标完成,其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一、“ 好”声一片,泛滥成灾。
  语文课堂上,为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许多教师便深深地爱上了课堂评价语言,有的甚至对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进行评价,还特意安排一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活动,过分追求评价的量和方式,这就将评价形式化、功利化。有人说:“表扬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奖品。”我们在课堂教学发现,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出评价以鼓励为主,出现了大量廉价的表扬,“好”声一片:“你真棒”、“不错”、“啪啪,你真棒!”、“读得好极了”……这些语言充斥耳膜,老师没有了批评权,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教师在课堂中更是不敢批评,不敢不表扬,好的夸张表扬,没有好也挖掘出好来进行表扬一番,温柔地哄,冠以“呵护童心”的高调,其实呵护是不哄骗,越是这样,越是让孩子从小就丧失了承受正确评价的能力。
  二、 空而单调,廉价无味。
  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以含糊不清的“哦”“嗯”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如点将官一般,只会无目的地说“你说”“你说”,漠视学生的学习表现。
  评价语言单调乏味,激励方式单一死板,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不明确地指出究竟“好”在哪儿,“对”在哪儿,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课堂生成点,可老师却一笑而过,只是不知厌倦地做课堂上的裁判,廉价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人感觉趣味索然。
   “语文不是无情物”,课标中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尊重学生感悟”的内涵,以为“尊重感悟”就是尊重学生的一切想法,就是脱离文本空谈感受。于是面对学生的一些明显值得商榷的感受,也不敢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明明是值得讨论的地方却称赞“对极了”,明明是信口开河,胡思乱想,却冠以“你真会想象”,怕戴了“棒杀”的高帽,长此以往势必对学生的认知形成误导。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当学生的发言出现问题时,善意的否定性评价也必不可少。为了有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觉得在课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评价要及时、准确
  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所以,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我们的评价一定要及时。课堂上,当学生鼓足勇气回答完问题时,他其实是在等待老师的评价。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答问及时给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为我们的教学赢得最佳时机。当学生答得很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他对那一方面的知识就会记忆深刻。可以说,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教学知识的一次强化和巩固。而当学生答得不对时,及时评价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再思考能力,及时纠正。总之,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千万不要不置可否地让学生坐下,不给予任何评价和引导,这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混淆是非,同时觉得自己不被老师尊重。同时,我们的评价要越具体越好。一些泛泛的表扬“你真棒”、“真好”,只能暂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棒、棒在哪、好在哪。长期泛泛的表扬,还容易养成孩子骄傲的习惯,听不得半点儿批评。给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他们才清楚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才能够扬长避短,这样的评价也才能达到目的。如在表扬学生朗读课文好时,可以这样表扬:“她不仅勇敢,口齿还特别清楚,声音也响亮,读得非常地流畅,真不简单!我们能向她学习吗?”这样,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榜样
  二、 评价要有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首先要欣赏其勇气,并善于捕捉其思维的火花,要善于、乐于表扬学生,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如:“你非常勇敢!”“你把别的同学说的记住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课堂中出错是难免的,见解也可能很稚嫩,但总有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所以,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不是很理想,我们也要先表扬他的优点,再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讲得很清楚,如果说得更简练一点儿,就好了!”“你读得很正确,如果能大声一点儿,那么大家都能听到你动听的声音了!”“虽然你说得不正确,但我还是佩服你的勇气!”……课堂上,我们还应使学生懂得评价和批评的艺术———先扬后抑。
  三、 评价要客观和公正
  我们可以毫不掩饰地惊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新思维,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精彩发言,但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与知识。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在呵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及时地、准确地、不含糊地、委婉地指出,并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很勇敢,但老师不赞成你的看法!”“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你忘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了!”“把课文内容都记住了,真不简单!如果能当成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那就是最好的复述!”……
  四、 评价要有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期待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对答如流。这样,我们教师便会觉得特别成功,也激情飞扬。但事实上,学生的答案,很多时候不是那么全面,更别说十分精彩。而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顺畅时,我们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打断或否定学生的回答,置学生的自尊与创新思维不顾,而应该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方面。如在上《爱之链》中在学到乔依帮老妇人修车后没有接受老妇人的钱时,我让学生换位讨论:如果你是乔依,不怕苦、不怕累的帮老妇人休车,还受了伤,你会接受老妇人的钱吗?“有不少孩子说:“如果我是乔依,我会接受她的钱,因为我修车修得这样辛苦,并且现在失业了很长时间,家中一贫如洗,妻子又快生了,有了这笔前,我可以暂时渡过难关。”对此,我是这样评价和引导的:“作为一般人,有这么多的困难,你愿意接受老妇人的钱,是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可文中真正的乔依没什么没有接受这笔钱呢?他帮助老妇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孩子们接着找课文,发现乔依的帮帮助人当作了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从乔依的身上发现了真正的帮助人是不求回报的。 “真了不起!”在教师的夸奖声中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一脸的自信。此时给予学生的引导,事实上是在点化学生的稚嫩见解,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这种真实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与学生的智慧相互碰撞、相互启发,课堂内一片生机勃勃。
  整个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
  总之,在课堂上的评价中,我们不仅要纠正学生遣词造句中的错误,语法上的不当,还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欣赏能力,更要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个性化的认识。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平等的意识,真正学有所得,对教者来说也能提升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内涵价值。中肯,公正,受用,整堂课,批评与表扬同行,肯定与提醒相伴,评价语言虽短小,但句句精辟,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的本色评价,这也是课堂的呼唤!
  
其他文献
目的:对10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期在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的规范化、客观化上,提供较为
【摘要】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学科,是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真实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长期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许多内容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点。但是在音乐课上如何合理安排内容、设定环节,真正做到学科的融合,体现音乐本性,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有一段时间,众多的教师聚在一起讨论初中语文教学的走向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说语文教学有些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的境界,以至于有些学生们害怕上语文课,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细想起来,要想真正重启语文乐园的这扇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
摘要: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活动。教学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我们所在的技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浓;但是学生具有活泼,爱动,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于是,如何教英语成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来技校近八年了,我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摸索出了一定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技校 英语课教学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做,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并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学生怕学,甚至厌学。在实际数学
所谓的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课堂上应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气氛,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天地。笔者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自主性学习浅谈几点看法。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放手学习,要给每位学生以展示才能和水平的时间,例如在阅读一篇课文时,一开始就要放手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10余年。中国教育正以从未有过的 变革的勇气挑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模式变革的 “精英”,如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主、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可说是林林总总,不断推新。就连我们县域内也出现了许多教学
《语文课程》和《考试大纲》对作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言之有物,即如材料真实、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中心明确、细节感人等。众所周知,写作是衡量和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中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高度重视写作教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阅读教学一起几乎包括了全部的语文教学,有人把它喻为语文教学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