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领域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结合信息时代网络课程资源的特点,针对信息时代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究,力求能为资源开发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针对性指导。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
信息时代从不同的侧面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基础,确保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课程资源优势,加快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为小学生参与在线学习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应该遵循具体的原则,明确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突出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其一,要遵循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原则。在构建网络课程资源体系的过程中,能从不同学科、不同平台引入相关课程资源内容,丰富资源内容,确保能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其二,要遵循资源开发的灵活性和重组性原则。能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灵活的搭配和组合,并基于新课标背景下课程内容的调整设置多模块课程资源,增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推进小学数学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其三,要遵循资源开发交互性和广泛性的原则。能基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资源平台、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多元交互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资源的优势共享创造便利。
二、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新特色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设计实践中,受到信息技术和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课程资源开发表现出全新的特色,对网络课程资源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其一,小学数学教学媒体资源智能化发展态势明显,在综合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智能多媒体技术和多屏互动技术等的情况下,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能展现图文并茂的特点,能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智能化的向学生推荐所需学习资源,资源的应用价值提高,能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辅助[1]。
其二,小学数学学校网络课程资源泛在化特征增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之间突破了传统课程资源整合应用的束缚,课程资源开发更加自由,时空界限模糊,将资源开发活动带入到虚拟发展空间,特别是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的应用,极大促进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小学数学信息化变革创造了便利。
其三,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化发展趋势显著。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基础上,数学教师能对网络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应用,也可以对跨学科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还能将学科前沿知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中,增强课程教学的时代化发展特征,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科学稳定推进提供重要的辅助。
三、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影响下,为了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组织活动的科学稳定开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为网络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2]。下面就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针对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进行系统的探究:
(一)建设“互联网+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育呈现出信息化发展态势,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网络在线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能为教师获取课程资源提供有力支撑,增强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促进地区范围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势共享,逐步实现课程资源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目标,能更好的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
在对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平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对网络课程资源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完善,能实现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应用,促进资源的分类管理,为小学数学教师合理使用各类型资源创造条件,提高平台的服务效果。与此同时,要对课程资源平台的交互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在数据互动、图像互动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要注意针对课程资源平台上的输出系统进行开发,方便师生群体能有效下载和分享相关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提供重要的辅助,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优化小学数学网络课程教学整体质量[4]。
(二)创设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课程资源内容体系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支撑,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课程资源内容体系加以应用,为网络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应用创造便利。
1.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课程资源
小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在信息化教学变革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立足点,将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作为主要教学改革方向,因此在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应用课程资源创造便利。
例如针对《观察物体》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网络课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知识获取规律,在课程资源设计方面要重点开发人机交互的思想,即在网络课程资源中为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载体观察物体创造便利。在具体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从不同视角观察物体的虚拟模拟环境,学生点击不同的位置显示屏上的视图会随之变化,并配置相应的平面视图,辅助学生对不同观察方向得到的不同图形形成形象化感知[5]。如此,在人机交互中能引导学生对物体不同视图形成形象化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物体的立体形象,从而提高资源开发和应用效果。
2.建设具有趣味性的网络课程资源 在对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实践探索活动中,为了能有效增强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过程中可以尽量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辅助。
如结合“20以内加减法”相关数学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20以内加减法”作为主题设置“闯关大比拼”类型的网络教育游戏,在网络游戏课件中,小兔子会随机选取一朵蘑菇,学生在游戏中填写正确的答案,小兔子会迅速的将对应的蘑菇拔起来然后吃掉,小兔子再走到下一朵蘑菇旁边,激活下一朵蘑菇上的计算题,学生迅速作答。如果学生作答错误,则会在草地上增加一朵蘑菇[6]。能在网络游戏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学习兴趣会获得效的培养,网络在线课程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彰显。
3.建设具有开放性的网络课程资源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程资源内容体系的建设来说,要想突出课程资源的信息化特色,还要注重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化的开发,以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在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创造便利。渗透学科融合的思想,提升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价值[7]。
如在对《圆锥的体积》相关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在网络在线平台上模拟沙土、圆锥盒子、长方体盒子、圆柱体盒子的参与实验演示活动,掌握圆锥体积方面知识的应用技巧[8]。以此为基础,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引入跨学科融合的思想,向学生展示工程施工方面的场景,并导入工程施工场景中想要对地下一个圆锥形状的坑洞进行填充,需要几车混凝土方面的工程实践问题,将数学教學与工程教学融合在一起,发挥网络在线教学资源的支撑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圆锥体积方面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彰显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应用价值。
(三)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外部支持机制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来说,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外部力量发挥支撑作用,还应该对外部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制度规划体系,发挥制度规范的作用对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化程度,增强资源质量,能更好的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服务[9]。另一方面,要加大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构建多元立体的资金筹措体系,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相关组织的配合下优化资源开发效果。以此为基础,在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要引入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能对不同地区、不同模块的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形成资源体系,促进网络课程资源在信息化教学变革中的合理化应用。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信息时代背景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组织体系的构建,对网络在线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不仅能促进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还能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学生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提升小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技巧创造良好的教学组织条件,这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华晴.基于网络资源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103.
[2]彭光海.小学数学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53-154.
[3]高慧.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22-23.
[4]李晓.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60-61.
[5]顾怀洋.小学数学课堂中网络资源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36):50.
[6]周继梅.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网络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5(26):243.
[7]李翠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68.
[8]谷洪秀.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25.
[9]李军,郭希燕.小学数学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7):140.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 姜丽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
信息时代从不同的侧面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基础,确保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课程资源优势,加快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为小学生参与在线学习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应该遵循具体的原则,明确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向,突出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其一,要遵循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原则。在构建网络课程资源体系的过程中,能从不同学科、不同平台引入相关课程资源内容,丰富资源内容,确保能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
其二,要遵循资源开发的灵活性和重组性原则。能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灵活的搭配和组合,并基于新课标背景下课程内容的调整设置多模块课程资源,增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推进小学数学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其三,要遵循资源开发交互性和广泛性的原则。能基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资源平台、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多元交互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资源的优势共享创造便利。
二、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新特色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设计实践中,受到信息技术和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课程资源开发表现出全新的特色,对网络课程资源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其一,小学数学教学媒体资源智能化发展态势明显,在综合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智能多媒体技术和多屏互动技术等的情况下,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能展现图文并茂的特点,能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智能化的向学生推荐所需学习资源,资源的应用价值提高,能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辅助[1]。
其二,小学数学学校网络课程资源泛在化特征增强,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之间突破了传统课程资源整合应用的束缚,课程资源开发更加自由,时空界限模糊,将资源开发活动带入到虚拟发展空间,特别是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的应用,极大促进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小学数学信息化变革创造了便利。
其三,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化发展趋势显著。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基础上,数学教师能对网络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应用,也可以对跨学科教学资源、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还能将学科前沿知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到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中,增强课程教学的时代化发展特征,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科学稳定推进提供重要的辅助。
三、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影响下,为了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组织活动的科学稳定开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为网络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2]。下面就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针对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进行系统的探究:
(一)建设“互联网+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育呈现出信息化发展态势,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网络在线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能为教师获取课程资源提供有力支撑,增强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促进地区范围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势共享,逐步实现课程资源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目标,能更好的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3]。
在对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平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对网络课程资源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完善,能实现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整合应用,促进资源的分类管理,为小学数学教师合理使用各类型资源创造条件,提高平台的服务效果。与此同时,要对课程资源平台的交互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在数据互动、图像互动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要注意针对课程资源平台上的输出系统进行开发,方便师生群体能有效下载和分享相关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提供重要的辅助,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优化小学数学网络课程教学整体质量[4]。
(二)创设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课程资源内容体系
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支撑,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课程资源内容体系加以应用,为网络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应用创造便利。
1.建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课程资源
小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在信息化教学变革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立足点,将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作为主要教学改革方向,因此在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应用课程资源创造便利。
例如针对《观察物体》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网络课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知识获取规律,在课程资源设计方面要重点开发人机交互的思想,即在网络课程资源中为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载体观察物体创造便利。在具体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为学生创造从不同视角观察物体的虚拟模拟环境,学生点击不同的位置显示屏上的视图会随之变化,并配置相应的平面视图,辅助学生对不同观察方向得到的不同图形形成形象化感知[5]。如此,在人机交互中能引导学生对物体不同视图形成形象化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物体的立体形象,从而提高资源开发和应用效果。
2.建设具有趣味性的网络课程资源 在对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实践探索活动中,为了能有效增强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过程中可以尽量融入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辅助。
如结合“20以内加减法”相关数学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20以内加减法”作为主题设置“闯关大比拼”类型的网络教育游戏,在网络游戏课件中,小兔子会随机选取一朵蘑菇,学生在游戏中填写正确的答案,小兔子会迅速的将对应的蘑菇拔起来然后吃掉,小兔子再走到下一朵蘑菇旁边,激活下一朵蘑菇上的计算题,学生迅速作答。如果学生作答错误,则会在草地上增加一朵蘑菇[6]。能在网络游戏中得到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学习兴趣会获得效的培养,网络在线课程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也会得到进一步彰显。
3.建设具有开放性的网络课程资源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课程资源内容体系的建设来说,要想突出课程资源的信息化特色,还要注重对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化的开发,以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在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创造便利。渗透学科融合的思想,提升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实践应用价值[7]。
如在对《圆锥的体积》相关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在网络在线平台上模拟沙土、圆锥盒子、长方体盒子、圆柱体盒子的参与实验演示活动,掌握圆锥体积方面知识的应用技巧[8]。以此为基础,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引入跨学科融合的思想,向学生展示工程施工方面的场景,并导入工程施工场景中想要对地下一个圆锥形状的坑洞进行填充,需要几车混凝土方面的工程实践问题,将数学教學与工程教学融合在一起,发挥网络在线教学资源的支撑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圆锥体积方面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彰显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应用价值。
(三)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外部支持机制
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来说,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外部力量发挥支撑作用,还应该对外部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制度规划体系,发挥制度规范的作用对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化程度,增强资源质量,能更好的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服务[9]。另一方面,要加大网络课程资源开发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构建多元立体的资金筹措体系,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相关组织的配合下优化资源开发效果。以此为基础,在小学数学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要引入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能对不同地区、不同模块的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形成资源体系,促进网络课程资源在信息化教学变革中的合理化应用。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结合信息时代背景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组织体系的构建,对网络在线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不仅能促进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升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还能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助于学生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提升小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技巧创造良好的教学组织条件,这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华晴.基于网络资源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103.
[2]彭光海.小学数学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53-154.
[3]高慧.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22-23.
[4]李晓.网络信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60-61.
[5]顾怀洋.小学数学课堂中网络资源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36):50.
[6]周继梅.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网络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5(26):243.
[7]李翠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68.
[8]谷洪秀.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25.
[9]李军,郭希燕.小学数学开发网络课程资源的实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7):140.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 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