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sou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這一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而目前,随着社会多元价值的冲击、升学等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中学生的心理上也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应。针对此,笔者基于现有资料,结合对某中学201名中学生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问题解决起到一定意义。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特点
  1.常见心理问题比较集中
  根据调查结果,并参考现有资料可以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处于可以调控的范围,严重的心理障碍比例较小,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总体看,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学习压力及感情方面的问题相对突出。从“SCL-90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查结果看,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因子分较高;学习压力方面的因子分数也相对较高。所以说,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种类不复杂,总体表现相对集中。
  2.症状表现比较集中
  当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时,症状表现也比较集中。学习方面出现学习障碍、厌学、逃学、注意力不集中、畏考等;人际交往则表现为孤僻、自闭、冷漠、退缩等;情绪方面主要出现焦虑、抑郁、敏感、甚至强迫等消极体验。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自我认知的偏差
  自我认知的偏差是指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他人和事物事件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年龄尚小,阅历不足,在自我认知上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差。这是中学生年龄阶段比较常见心理特点,但这种偏差一旦表现出盲目性和极端性,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调查表明,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低,盲目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满足占相当大的比例,部分中学生对自己没有肯定的评价,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另一个极端则是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缺点等。所以在我认知还十分不成熟的情况下,面对学业压力及现实落差,中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就会产生更大的偏差,以至于心理问题的出现。
  2.教育体制的弊端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是中学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学校和家长过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对中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为了证明自己和满足父母的期望,中学生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感到学习竞争激烈。而在尽力后仍然不能达到学校和家庭的期望时,他们的自责、焦虑、甚至自卑心理就自然产生,进而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社会的不良影响
  目前信息畅通,中学生能够很容易接触到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信息。而在心理和思想还未定型的情况下,社会充裕的信息给中学生发展提供充分资源的同时,也成了他们心理上动荡的素材。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在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下,他们会在道德上陷入了迷茫和误区,给心理问题的滋生造成可乘之机。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社会方面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从宏观上来说,首先要全社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尤其对中学生要形成一种健康而宽容的态度。
  社会有关部门应从根本上治理大众传媒中一些格调低下、腐化堕落的东西,创造一种健康的舆论和精神氛围,以减少对中学生意识和心理侵蚀的因素,以促使中学生健康成长。在改变对中学生态度方面,应该改变目前对中学只有升学要求、而且要求过高的态度;客观认识中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全面发展的人的意义以及人各有所长的客观现实,改变对中学生考试一票否决制的现状,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态和情感。
  2.学校方面
  目前形势下,完全去除中学生来自教育的压力,有些不现实;而且,中学生本身处于心理上容易产生各种烦恼的年龄阶段。所以,要使中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需要做到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学校良好的心理疏导。
  3.家庭方面
  就中学生来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榜样,也是家庭心理功能实现的关键成员;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切实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能够合理地解决家庭的矛盾和冲突,能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要求,能在子女遇到烦恼和成长的问题时,及时平等地沟通交流,能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就能为中学生成才提供良好心理环境,即实现了家庭的心理保护功能。提倡家庭的心理保护功能在我国很有现实意义,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这种情况下,家庭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即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就是唤醒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将外界给予的任务变成自己感觉到的责任,将被动学习和生活变成主动学习和生活。也只有在责任感唤起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起中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真正实现心理健康。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责任感的唤醒来达到主动的学习和生活,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起正确认识自我和现实的素质,培养起悦纳自我的心态;再者,通过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使学生能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和谐与人相处,能从大局出发,以渐渐建立培养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较强的挫折应对能力,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以从根本上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事业中教学方式的完善以及更新,物理学科得到高效的运用以及推广,由于物理学科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在探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践的操作,能够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应提升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但新阶段,在开展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的问题,教师应创新实验的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索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旨在提升学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本文将详细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提出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现状 反思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经调查可知,当前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一个班级的人数过多。班级人数的多少将会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人数过多,高中化学实验
【内容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行为屡屡出现,尤其是在经过网络的传播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学校本应是学生安心生活和学习的地点,但是却频频发生学生之间的攻击习性行为,学生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农村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只有找到这些原因,才能促进安全和谐校园环境的建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 中学生 校园暴力
【内容摘要】语文记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完成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高分的要求,还应该发挥出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语文在高中的学习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语文课堂的教学呢,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方式 创新  新课改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把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是很多老师,尤其是高中老师,还是受到了高考制度的限制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人们对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一直在努力研究出更加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不断创新并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更加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式,下文总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优化策略  前言  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直接且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综合
【内容摘要】在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事业的重心任务,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大力采用形式更加新颖、更加活泼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多方面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核心素养了。高中生作为祖国人才的后备力量,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广为社会所关注。在此,我们对高中生
【内容摘要】在我国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对物理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明显提升。而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当中的重要部分,其需要经过动手操作,才能了解实验的细节,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在进行中发现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情况之后,制定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能力 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当中,不同类型的物理实验贯穿着教学
【內容摘要】当前一些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尴尬,甚至出现惊世刑事案件,事件的发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是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班主任与学生没有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笔者试图从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互拥独立人格、交流等方面加以浅析,以达到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实现管理班级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班级管理 尊重 人格 交流  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成员,起主心骨的作用,班级的凝聚力就在
【内容摘要】导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对教学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瞬间集中注意力,并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之中,从而激活课堂教学,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种高中数学教学导入方法。  【关键词】多样导入 激活 高中 数学教学  前言  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
【内容摘要】学会学习是高中学生必备能力素养,是高中生将来发展的基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微视频的利用能促进高中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养成。本文从微视频的教学优势解读,到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阐述,针对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养成提出自己见解。  【关键词】微视频 高中信息技术 学会学习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以来,中国学生品行、知识、实践能力并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会学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