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归因分析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地方院校某理科专业152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本专业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取向等学习状况问题。
  关键词: 学习状态;调查研究;影响因素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地方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设计了一份“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该所大学某理科专业。共计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为90.1%,其中大一48人,占31.6%,大二50人,占32.8%,大三54人,占35.5%。本调查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学习状况的自我评价。
  一、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1. 学习态度调查
  (1)学生出勤率情况
  据调查,大一同学出勤情况可以达到97.9%,大二为96%,大三为94.5%。调查数据从一个层面体现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大一对课程学习较为重视,随着在校学习生活时间增长,学习态度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随之心理状态也容易发生偏差,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在大学没有了中学高考的压力,相关因素的制约,更容易造成大学生的缺勤。
  (2)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有50.3%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较强的专业学习意识。有40人选择不听课自己看书,占总人数的26.1%,说明这些学生也是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希望通过自学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还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也占到了20.3%,。有个别学生反映对课程不感兴趣,但又不能缺席,抱着期末考突击的态度。对于这个选项的数据,主要是学生的主观因素上的问题,要想改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必须从学生的主观因素出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
  2.学生的课外学习调查
  (1)课余学习时间调查:
  调查显示,平均每天能保证一个小时课余学习时间的情况是:大一68.7%,大二88%,大三51.8%。结合上一道题分析可知:大一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们对学生活动也有较高热情。大二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与许多评优评先挂钩,又少了许多学生活动的干扰,因此比大一同学在学习上花更多的心思。而在大三学生中,更多的是忙与学生活动,忙于社会工作,外出寻找兼职锻炼工作等,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较少。
  (2)课余时间安排计划
  调查显示,课余时间有安排计划的情况是:大一37%,大二36%,大三35%,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结果: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的学生似乎都很不习惯为自己确立作息时间表。调查的情况不容乐观,每一年级的同学不注重时间的安排,这对于进入社会如何适应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学生的专业学习取向调查
  问卷显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呈年级特点分布。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据了解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志愿专业,有部分同学对本专业有学习热情,因此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上有20.1%的人选择了“非常喜欢”,但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的憧憬和学习的期望值有所下降,特别是与就业前景迷茫,导致了喜欢值下降。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出现分化现象,厌学的比例从无到9.3%比例。
  4.学生学习效果调查
  本次调查,仅以最近的一次期末考试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学生的考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作为比较。
  从考试成绩分布来看,大一,大三学生成绩相对比较集中,高分和低分现象较少,90分以上60分以下都没有。大一同学比较重视学习,课程也相对比较基础,容易接受,成绩比较理想,但由于还没有摸索出适合的学习方法,高分少。大二同学,有了就业压力,学习动机明确,也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的高分率出现,但同时也出现两极分化情况,90分以上60分以下分别为14%和2%。到了大三,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更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此时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这段时期的成绩多数都是处在中间阶段,表现为高分少。
  二、影响该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分析
  1、专业的对口率低,专业认知度低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半数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还是从专业本身和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的,但到学校后发现这个专业与本身的理解和对专业以及相应职业的憧憬有很大差别。该理科专业为地方院校新开设的专业,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还不完善,在教学资源配备上无法与传统的相类似的专业比较,这些都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失望情绪,同时,由于毕业学生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导致学生无法看到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厌学率在不同的年纪有一定攀升,旷课逃课现象存在。
  2、课程设置体系庞大,学习压力大
  该理科专业通常是由多个科目交叉融合形成的,在学习科目广度上远远超过传统专业的学生。该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方面的课程,还要学习其他的基础课程知识,学习的科目涉及更宽泛的领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缺乏侧重点.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习压力大,在授课老师方面又得不到妥善的指导,由此对所学专业产生困惑、倦怠的情感体验。
  三、改善专业学生学习状况的对策
  1、推行导师制度,实施全程化专业学习理念教育
  专业学习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辅导员和授课老师的讲座和课外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本专业教师的支持,形成导师制,帮助学生解答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开展专业科研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的了解。骨干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进行分组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座谈,小组跟踪的形式,通过自身对本专业的前沿学科介绍,对相关专业的发展就业,对所带毕业学生就业情况的介绍,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不断深入,充分认识学习本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开展“职业体验”式专业见习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
  通过带领学生去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单位参加“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的行业特征,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提高对专业的感性认知,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及方向。
  3、建立学生的互助学习小组,提高学习积极性
  解决这一问题,提倡采用“性别互补”学习模式来加以解决,即在班级、年级、专业的范围内,选取不同性别的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以提高学习效果,这对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体系的建立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宋庆喜,魏彦红.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意识与行进策略[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5-7.
  [2]王东华,姚本先.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06(11):37-40.
  [3]程骏.大学理工类专业课学习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
  [4]胡琳丽,等.高师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调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96-99.
  作者简介:
  张晓琳(1985-),女,大学本科,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硕士。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分析目前多媒体应用到教学的诸多优势,结合我国教学实践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进程,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应用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具有的形象、生动特点,这项技术已很自然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给我们生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外界的接触甚少,交往的范围更是狭窄,因而情绪问题就随之出现,焦虑、失望、郁郁寡欢、愤怒嫉妒等不良情绪也会随着出现。在中学这样的阶段,每个人都有一颗“驿动的心”。作为教育者,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学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并且掌握一些相关的对策,及时帮助学生疏导消极不良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郁闷”;“驿动的心”;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中学生情绪
期刊
如何设置教学中的悬念,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呢?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为了把每节课都能上的精彩,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看精彩的节目一样,我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  一、抓课文重点分析,让学生用心体味  巧设悬念,就是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讲述,将知识、
期刊
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现在很多教师都已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只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旧模式是不行了。那么教师在教法上如何改革呢?我感到关键在于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具体的讲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使之引的得法,导的得当。  一、创造意境,激发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孩子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或惧怕心理;如果教法灵活运用,引人入胜,就
期刊
摘 要: 儿童线描画简单地说是用不同的笔和纸,通过点、线、面来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儿童绘画形式。研究证明儿童线描画是幼儿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表现方式之一,是思维活动的一种真实记载。本学期为了更好的研究儿童线描画,激发幼儿的绘画潜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传统的黑白线描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进一步丰富线描画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创作线描画的兴趣和热情,与孩子们一起踏上了装饰线描画的火车,开始
期刊
摘 要: 从倾听的内涵和价值进行认识,将倾听作为一种特色班级文化在实践中进行建构。  关键词: 倾听;文化;特色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提供肥沃的教育土壤,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导向、移情、凝聚、规范、激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创造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是新课改下班主任
期刊
摘 要: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教学效率是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定义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性,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措施  一、教学效率的意义  “效率”一词的英文为efficiency,源出于拉丁文efficientid,本意是指“有效的因素”。效率最初曾被理解为“
期刊
摘 要: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有利于幼儿感知、理解新知识。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种感官结合,增强主观感受、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有效性、整合大量信息,提高教学效率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整合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手段,
期刊
摘 要: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当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做好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等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培养目标,不断开拓人才培养新局面。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必须打造一支稳定的、高品位和多层次的学生管理队伍。  关键词: 全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各方面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实际管理当中越来越重视人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观念理念已经深入到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含义入手,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管理水平。  关键词: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高校思想政治;实现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