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黄金是否还值得投资?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机非投资
  
  最近的黄金价格是节节走高,前不久冲上了每盎司1300美金的歷史新高。好些投资者纷纷询问,是不是应该投资点黄金,既保值又能盈利?
  
  黄金真的能保值吗?
  
  这样一个传说,让当今很多投资者迷恋於投资黄金。100年前,1盎司的黄金,在伦敦可以做一套上好的西装。100年后的今天,1盎司的黄金依然可以在伦敦定制一套西装,然而价格已然相差万里。100年前,几十英镑就能买到一套西装,但是现在却只能买到一隻袖子。这便是被国际黄金炒家常常拿出来炫耀黄金购买力经得起歷史磨励的神话。
  确实,因為通货膨胀的因素,持有货币会不断地贬值,而黄金从一定意义上是保值的。但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在100年前,五两黄金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四合院,在上海买栋石库门。即使最近黄金猛涨到每盎司1300美金,五两相当於80盎司,那就是10万4000美金,合70多万人民币,或许刚够买个四合院裡给保姆住的小房间。
  或许人们太健忘了。30年前金价被华尔街炒作,突破了每盎司850美金。即使按最保守每年3%的通胀率计算,那时850美金,其价值已然超过了现在的2000美金。一个40岁的投资者,假如在金价最高位时购入黄金作為退休之用,那就要等到28年之后,金价才可能重新升至850美金的水平,除非他活到80岁,否则就别指望这笔退休金了。退一步说,即便黄金「 3000年来维持购买力不变」 ,这也仅仅说明黄金的真实回报率(经通胀因素调整)為0%。
  
  黄金是投资还是投机?
  
  对於黄金保值的言论,投资者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分析,越是所谓「保值」的商品,就越有可能被机构用来设陷阱,以利润為诱饵勾引散户进场。其实,近两年,大蒜、绿豆的价格都能翻番,和田玉的价格涨幅更是超了百倍,那麼金价继续上升又有什麼奇怪呢?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完全可以从前几年的房地產、石油和去年的金价暴涨暴跌中,学到宝贵的经验。
  其实,首先我们有必要先分辨投机和投资的区别。当你买入一个金融產品之后,如果是指望这个產品能不停的產生收入,比如定期得到利息分红和房租收入,那是投资;投资的收益,是来自投资物所產生的财富。要是你买入一个金融產品后,是想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比如股票、房子、黄金的低买高卖,那就是投机;投机的收益,是来自於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
  泡沫產生时,投机者往往追高,继续入市,泡沫非但一时半会儿破不了,反而会被加速吹大。可见,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金价显然还会在高位持续一阵子,甚至更高。当前的金价犹如纳斯达克指数,早在1996年,就有一位耶鲁大学的著名教授指出纳斯达克有泡沫。到了1998年,更有多名经济学家强调泡沫的严重程度,但纳斯达克就是不跌,反而从2000点一路上涨至5400多点,三年之后,直到再也无人提及泡沫时,纳斯达克指数才像自由落体般,一直跌到1100点以下。
  进入2010年后,美国实体经济复苏缓慢,美国政府採用量化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指数创近年来的新低,出於避险的考虑,购买黄金和各国低息债券是当前投资人的无奈选择。黄金虽然是「準货币」,但很难成為等价交换的「真货币」,除非世界人民都回到金本位时代。货币贬值,黄金同样也贬值,保值的是实物资產。可以证明,黄金根本无法实现「跨时空」的劳动力价值储备和交换功能,现在的疯涨只是人為炒作的因素存在。
  在金价被恶意推高,以迫使中国央行这样的手握大量外汇储备的债权国央行,包括大陆的有钱投资者追高以避险,一旦中国人受骗,大量购入黄金后,黄金将出现暴跌。像罗杰斯之流会一边高调看好黄金,一边高位快速套现,也不仅是罗杰斯,现在想高位变现的债务国家有很多,一些大的债券泡沫国家都是黄金储备大国,当然其中包括美国在内。必须提醒的是,全球黄金储备的55%是美国政府持有,而全球95%的黄金储备都在美联储的金库中,因此美国政府很容易控制国际金价和美元的涨跌。
  
  投资黄金谨慎為宜
  
  因為金本位制早已经废除,所以黄金也就是一种贵金属而已,自有其合理的价位。2009年,一份有关黄金提炼成本和预期利润的分析报告指出:黄金的合理价位应该在每盎司400美元左右。而当时美元还处於弱势;以强势美元来看,可能每盎司400美元都不到。
  很显然,如今的黄金已「高处不胜寒」,因為金价短期内上涨过猛,而美元指数已经超卖,人為抄作黄金避险的跡象十分明显。还有美国的失业率虽然降低,但未来几周可能还有反复,如果失业率和商品房市场有所反弹,就极易造成短期黄金市场的暴跌。如果黄金的涨势基於美元大幅贬值而提升的,其上涨不是源于黄金自身的基本面,那麼这种涨势的根基不牢靠,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黄金暴涨暴跌的风险。
  从1980年到2000年,黄金购买力在20年间下降超过了五分之四。回顾1981年,金价平均价位每盎司為460美金,到2000年平均价格每盎司是280美元。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黄金的购买力又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安全避风港」,如此剧烈的波动,是投资者所不希望看到的。即使作為投资,这几年的回报还不如白银。
  总而言之,如果不怕成為最后接棒的「大傻瓜」,尽可以进场去投机;但是希望作為长线投资购入黄金来保值增值的话,则千万谨慎為宜。
其他文献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企业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总括而言,皆与赔偿有关。所谓赔偿,就是企业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劳资纠纷进行赔偿。    作者为远通国际经营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台商》月刊企管顾问团首席顾问、海基会台商财经法律顾问      某家位于杭州的台商,遇到一个有关工伤补偿问题。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工伤,经判定是九级伤残,该工伤人员的工资,基本上平均每
期刊
大陆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综评    2009年1~8月,大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98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0%,同期加快5.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729亿元,增长39.9%;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7亿元,增长14.7%。      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运行    据计算,8月投资增速为33.6%,较7月增加3.6个百分点,由于8月初发改委下达了中央新增投资800亿元
期刊
景气回暖中,经济政策与市场走向更是成为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  调整结构是大陆未来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调整结构肯定是要促进内需,使消费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消费行业股票值得关注。    在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全球经济缓慢回暖,随之而来的是新一波投资浪潮。在经济寒冰逐渐融化之时,投资者如何抓住市场走向,窥得新机会?    经济继续回暖,利好投资市场    年初,大陆提出了一系列以
期刊
深圳发展年鉴  第一、第二届会长吴盛顺及任内协会大事
期刊
>>林瑞阳  美国旭升房地产集团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长  弃影从商后进入房地产代销领域,经历十数年,涉足代销、投资及资产管理,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以演绎琼瑶小生红遍两岸的台湾知名艺人林瑞阳,弃影从商转入房地产代销业十余载。从赤手空拳到在商海中闯出一片天,旗下多家子公司从代理、投资到资产管理均有涉足,林瑞阳成功地由艺人身份转为商人。  谈起自己的生意经,他讲得头头是道。      2001年,
期刊
敏华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于大陆生产休闲沙发,并出口至美国及欧洲等海外市场,同时亦在大陆销售產品。其主要產品是芝华仕品牌,具有收纳脚椅及转动等功能的休閒沙发。
期刊
李嘉诚说:「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就是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那部分资产!」这就是品牌价值。品牌蕴含了质量感,品牌对消费者许下承诺,品牌为产品贴上了一个独特的标签,品牌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品牌凝聚消费者的归属感,品牌赋予企业精神力……  品牌因故事而生动!我们用眼睛寻找大陆品牌化生存的台企;用心灵感受大陆台企品牌的魅力;用文字记录大陆台企每个品牌背后的生动故事。  《大陆台资企业品牌报告》火热开展中
期刊
在想投资、又怕亏损的矛盾心理中,投资者不仅希望保本,更渴望短期即能获得高额收益。在此错误的投资理念下,投资往往会变成投机。    如何让钱生钱?对生意人而言,除了做生意赚来利润外,投资理财成为首选。  在大陆,外商基本可以直接投资保险、房地产、基金及B股等产品。在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投资市场,似乎没有确保成本回收或获得高额利益的可靠途径。  「投资者一开始如果就想着保本,其实已经亏了。」财商人生理财
期刊
在未来经济逐渐走向回暖的3~5年时间内,企业如何把握产业演变趋势,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由台北世贸与恒辉咨询所做的一份针对长三角地区9个重点城市与华中三市的调查报告指出,城市交通变革正在催生新的消费商圈,并给台商带来包括高端连锁服务业在内的新一轮投资机会。      「台湾很多国际性贸易及制造业企业主都十分关注如何将产业在大陆进行转移。」恒辉咨询机构总经理忻雷表示。  据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与恒辉
期刊
「无准备复苏」渐入「无准备寒冬」    大陆楼市在高歌猛进数月后终于放慢向上的脚步,这是拐点到来的预示,还是楼市上涨乏力,需要「喘息一时」再往上?而台湾地产首次来大陆推销土地,似乎又为大陆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大陆8月房价涨幅扩大,多项指标继续好转,但销售面积却连续两个月下降。这预示着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很难再现,楼市拐点已为期不远。      大陆楼市或由「无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