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大厦根基,寄托着中国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筑好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城市郊区化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大量人口向周边地区疏散,使郊区原本就比较薄弱的教育体系难以承载现有水平,教育布局、教育设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教育资源配置矛盾日益突出。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集聚了众多优质的学校和师资,是人们向往的城市。但其外围郊区义务教育发展与中心城区相比差距明显,教育不优质、不平衡的现象依旧存在。因此,探索大城市郊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大城市郊区义务教育难题是城市化进程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以大城市郊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在对国内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公共物品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认真梳理了广州市增城区近年来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现状及成效。尽管广州市增城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有了显著改善,但其在纳入广州市这一超大城市的辖区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外来人口不断增长,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承载人口激增带来的压力,城乡之间办学条件不均衡、校际之间师资不均衡,区域之间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凸显。进而深入分析影响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因,并结合广州市增城区大城市郊区的特点,提出了统筹主体逐步上升到市级层面、规划适应人口分布的城乡学校布局、大力推动教师队伍动态调配、共建共享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监督评估工作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为后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指导。本文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研究大城市郊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选取大城市郊区的研究视角新颖,基于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其地域特点,因地制宜提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对策,推动大城市郊区由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转移到优质均衡发展,为大城市郊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协调社区发展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其社区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提升了地区经济效益也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资金条件是生态旅游创业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家庭财富偏低的农户而言,如何获取创业资金成为首要问题。然而由于农户自身还款能力、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存在难度,创业融资面临严峻的信贷约束问题。那么信贷约束是否制约了农户的创业意愿;对于已经开展了
学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其发展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衍生出大量的“空壳社”,农民合作社服务成效未能充分体现,我国农民合作社亟须规范化发展。从全省调研情况来看,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仍旧停留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充分把握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学位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政府在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体制。2018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合并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随后全国各地陆续改革了省市县各级市场监管体制。广州市H区作为珠三角范围内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近年来市场监管体制同样
学位
农民参与积极性低是当前欠发达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二者一脉相承,共同构筑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基本框架。建设好美丽乡村、实现农村的生态宜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当前,我国发达地区经过十余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村貌提升明显,“破、旧、脏、乱”已远去,乡村魅力得到重现。但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空心化”现象严重等因素影响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持文化自信”。提升人民的文化,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适逢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如何使公共配套较差,群众文化水平较低,财政相对市区薄弱的乡镇基层公共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并长远地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的课
学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多元化,不同阶层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层层交织,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逐渐凸显。党和人民政府与时俱进,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角度来看,“政府”与“公民”二者均难以摆脱“治理”与“被治理”的刻板印象,“政府”存在工作延迟和服务性不足等问题,而“公民”存在参与治理积极性不
学位
在历史上,广东省原中央苏区作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广东省原中央苏区位于我国粤东北,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以梅州为代表的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广东省梅州市全境以及河源市、潮州市、韶关市的部分地区纳入了规划范围,为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带来了重大历
学位
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是当前中国扶贫模式中的重要形式,在扶贫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专项扶贫工程。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我国已经过试点阶段,实现大规模推广和发展,并且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各
学位
宗祠是传统文化和工艺的集中展现。宗祠反应了宗族的财富、文化、教育、审美水平。宗祠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宗祠文化对于宗族成员有着深层次的精神影响力。例如姓氏文化、建筑文化、祭祀礼仪等。本文关于宗祠文创设计研究只是选取宗祠文化相关的姓氏文化、典故、装饰、家训立足于视觉设计和产品设计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宗祠文化研究以往多局限于宗祠内,对于宗祠文化生活化鲜有研究。对于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UI(User Interface)界面设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论文在对广彩瓷进行广泛考察与视觉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广彩瓷的视觉语言进行提取、拆解与重构,并将其运用于UI界面设计中。旨在为UI界面设计本土化提供新的思路,探索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之路;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扬广彩瓷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