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手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tsua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于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开展的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手术(laparoscopy-assisted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LAPPG)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整理和总结LAPPG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探讨降低LAPPG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状的有效措施。【方法】(1)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56例胃中部1/3的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LAPPG的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安全性;(2)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14例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LAPPG的胃中部1/3 EGC患者(列入LAPPG组)及130例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手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的胃中部EGC患者(列入LADG组)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随访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以及胆囊收缩功能、胃排空试验和针对相关症状的调查问卷,判断、证实LAPPG的手术效果;(3)本中心自2017年9月起采取综合措施如进一步保留幽门下血管、严格保留迷走神经肝支及“鸭爪支”、保留幽门袖长度至5cm、吻合前幽门结构的人工扩张、避免过度钳夹幽门结构等用以预防LAPPG术后胃排空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102例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LAPPG的胃中部EGC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预防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综合措施分为两组,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57例LAPPG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45例LAPPG患者为干预组;分别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胃排空试验和胃排空障碍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研究术中采取综合措施对于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效果。【结果】(1)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胃中部1/3 EGC且行LAPPG手术的患者共15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6.5±19.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8.9±47.6ml,Clavien-Dindo分级≥2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3%,其中胃排空障碍13例(8.3%),吻合口瘘2例(1.3%),腹腔脓肿2例(1.3%),呼吸道并发症8例(5.1%)。淋巴结清扫方面,平均淋巴结清扫27.1±5.6枚,总转移率0.9%,围手术期死亡率0%。(2)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LAPPG的胃中部EGC患者(列入LAPPG组)114例,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LADG的胃中部EGC患者(列入LADG组)130例,LAPPG组一名患者出现腹膜转移,目前存活,仍规律随访中;LADG组两名患者出现血行转移,一名为腹膜转移,该患者于术后15月死亡,另一例骨转移,仍存活,目前随访中。总共244例患者总OS 99.6%,LAPPG组100%,LADG组99.2%,肿瘤总复发率1.2%。在患者一般情况方面,两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BMI、合并症、AS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病理结果方面,两组内均无出现切缘阳性病例,在淋巴结清扫个数上,LAPPG组平均清扫淋巴结27.4±5.3枚,LADG组平均清扫淋巴结27.6±5.5枚,无统计学差异(p=0.773)。手术并发症方面,LAPPG组共有2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20.2%),LADG组共1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2.3%),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8)。所有并发症中以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最高,LAPPG组中有13例(11.4%),LADG组中有2例(1.5%),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3月随访中,LAPPG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BMI水平(与术前基础值的比较,增加为正值,减少为负值)均较LADG组明显改善(7.30%vs2.9%,p<0.001;7.20%vs 3.06%,p=0.043;-3.09%vs-5.73%,p<0.001;-5.53%vs-7.64%,p<0.001)。术后12月随访中,LAPPG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BMI水平均也较LADG组明显改善(11.8%vs 6.9%,p=0.011;-1.79%vs-2.85%,p=0.035;-2.87%vs-4.38%,p=0.001),而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73)。术后12月脂肪检测的随访显示,LAPPG组患者腹部总脂肪变化较LADG组减低,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8.37%vs-36.92%,P=0.002),LAPPG组内脏脂肪变化也较LADG组显著减少(-35.63%vs-43.66%,P<0.001),LAPPG组皮下脂肪变化亦较LADG组显著降低(-20.91%vs-27.08%,P=0.001)。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LAPPG组胃半排空时间较LADG组明显延长(130.11min vs 112.51min,P=0.007),LAPPG组120分钟胃内容物保留率也明显高于LADG组(52.27%vs 41.27%,P<0.001)。术后12个月的随访中,LAPPG组胃半排空时间较LADG组明显延长(108.16min vs 93.73min,P=0.016),LAPPG组120分钟胃内容物保留率也明显高于LADG组(47.59%vs 40.92%,P=0.010)。术后12月的随访中,LAPPG组出现新发胆囊结石1例(0.9%),LADG组新发胆囊结石患者7例(5.4%),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49);而在术后12月胆囊排空率方面,LAPPG组明显高于LADG组(33.04%vs 28.62%,P=0.013)。术后3月的随访结果,在早期倾倒综合征(发生于餐后30分钟内)的相关症状中,LAPPG组在眩晕、腹鸣和腹泻症状的防止中存在优势,p均小于0.05;在晚期倾倒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发生于餐后2-3小时,包括出冷汗、眩晕、全身不适)中,排气频繁的主诉发生最多,而LAPPG在预防眩晕、排便紊乱和排气频繁方面更具有优势,p均小于0.05;术后进食量和总体满意度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在胃排空相关的临床症状方面,LAPPG组可以显著预防腹鸣的发生,p小于0.05。术后12月两组患者的不适主诉较术后3月时均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进食量和总体满意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两组间的症状均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3)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102例临床分期为c T1N0M0且接受了LAPPG的胃中部EGC患者,所有手术均有同一组医生完成,根据是否采取预防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综合措施分为两组,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57例LAPPG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45例LAPPG患者为干预组,总共102例患者总OS 100%,肿瘤复发1例,总复发率0.98%。两组间的性别、年龄、ASA评分、BMI、合并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证实在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切缘距离、肿瘤分化情况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清扫淋巴结26.9±6.1枚,干预组平均清扫淋巴结27.4±7.2枚,无统计学差异(p=0.711),所有并发症中以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最高,对照组中有7例(12.3%),干预组中无一例出现胃排空障碍相关并发症,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7)。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对照组胃半排空时间较干预组明显延长(122.11min vs 101.55min,P=0.040),对照组120分钟胃内容物保留率也明显高于干预组(55.91%vs 41.27%,P=0.005)。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中,对照组胃半排空时间较干预组明显延长(118.11min vs 93.42min,P=0.009),对照组120分钟胃内容物保留率也明显高于干预组(50.27%vs 39.73%,P=0.015)。术后3月的随访结果,在胃排空相关的临床症状方面,干预组可以显著预防嗳气的发生,p=0.033,术后12月两组患者的不适主诉较术后3月时均有明显的改善,而两组间的症状均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05)。胆囊结石方面,干预组随访过程中无新发胆囊结石患者,对照组中出现1例新发胆囊结石患者,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1)回顾性分析表明在所有LAPPG手术患者中,无一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相关并发症可防可控,证实了LAPPG的手术安全性,LAPPG手术各站淋巴结清扫彻底,总转移率低,且术后病理无一出现切缘阳性,随访过程中无吻合口复发及淋巴结转移,证实其肿瘤学安全性;(2)LAPPG术后BMI、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等营养指标较LADG组均明显改善,胆囊收缩功能也有所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术后短期QOL得到改善;(3)术中采取综合措施如进一步保留幽门下血管、严格保留迷走神经肝支及“鸭爪支”、保留幽门袖长度至5cm、吻合前幽门结构的人工扩张、避免过度钳夹幽门结构以及术中精细操作等可有效预防LAPPG术后胃排空障碍相关症状的发生,也使患者胃排空速度得到加快。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离心法从新西兰大白兔心脏血分离富含血小板和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液,探讨其促进胶原沉积,改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可能机制,并用于皮肤全层缺损模型修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使用3000rpm 10分钟单次离心法,提取血液中的富含血小板和生长因子新型纤维蛋白液,通过冻干后进行SEM检测断面形貌,测试纤维结构的孔径分布,Masson染色法观察纤维,血细胞计数对比新型纤维蛋白液
学位
研究目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和全身健康,如何寻找到一种有效、微创且操作相对简便的TMJ-OA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长期挑战。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体内氧的单电子还原产物的统称,是有氧呼吸的副产物。许多研究表
学位
本研究选取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国家的数据,以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作为国际发展援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旨在确定政府开发援助对经济增长的效力。而谈及经济增长,过往研究表明:尽管政府开发援助始终向SADC国家倾斜,该地区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联合国报告(2020年)指出,该地区近半数人口生活仍在贫困基准线以下。因而,如何使政府开发援助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至今广
学位
尽管全球为消除贫穷做出了广泛努力,但全球穷人的比例仍处于令人震惊的水平。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提出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景。千年发展计划8个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到2015年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这一目标分解为如下三个方面:将世界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为所有人提供全面实现自我和体面的工作;饥饿人口减少一半。然而截至2015年,仅有第一个目标实现。目前,可持续发展目标取代了千年发展计划,其第一个目标是到2030
学位
<正>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具有季节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病例,死亡风险较高[1-3]。目前国际指南推荐及中国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干扰病毒的释放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4]。然而这种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可能产生耐药性[5-8],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治
期刊
采矿业是非洲独特的旗舰产业,也是非洲大陆许多国家日益增长的工具,例如科特迪瓦、南非、安哥拉、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加纳、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由于采矿业的本质包括大量的长期货币投资、巨大的潜在收入和微妙的政治问题,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采矿立法确立了优先使用土地以及旨在促进和便利采矿活动的领土管理模式。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施了多项监管和
学位
第一章针对进展性结直肠腺瘤切除后远期再发的MicroRNA-194预测作用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miRNA-194对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再发的预测作用,为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定期随访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结直肠镜发现腺瘤并参与课题组miRNA与结直肠腺瘤研究的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近8年来有无复查结肠镜及复查结果、性别、年龄
学位
【目的】分析皮肌炎和多肌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现患率和分布以及心血管事件的预后情况;分析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现患情况、临床特征、预后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1、我们使用美国住院患者数据库(Nationwide Inpatient Sample,NIS),根据ICD-9编码确定了皮肌炎和多肌炎的诊断,纳入所有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我们统计了皮肌炎和多肌炎的患者心血管疾病
学位
【背景和目的】现实监控是区分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息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是维持自我意识的基础,既往针对慢性患者的研究已证实现实监控缺陷在精神分裂症中普遍存在,可能是疾病潜在的素质标记和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究现实监控能力是否在疾病初期已出现明显缺陷,了解现实监控能力与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症状和刺激材料类型之间的关系,并描述现实监控缺陷在疾病发生发展连续谱中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使用DSM-IV定式
学位
研究目的:探究高密度脂蛋白及其胆固醇流出能力与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是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公认的心血管保护因子,而胆固醇流出能力(CEC)代表的高密度脂蛋白功能近年来被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功能在冠状动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