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效掌握常用作文类型基本写法的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xz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旨在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写作個性、写作能力的多维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方法,为其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展开其它学科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常见的作文类型,将基本的写作方法授于学生,让写作不再成为困扰学生的难点。
  一、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一般而言,要想写出好的作文,首先要保证作文传达的是健康的 思想,有明确的中心,有具体的内容,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意思连贯,主次分明,无论是在议论文、抒情文、还是在应用文中,这些要素都是最基本的。其次,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需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之上,学生尽管处于高年级,但阅读量远远不够,对生活的体会也不够多。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比如,教师在讲到课文《珍珠鸟》时,就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状物的名家散文如《白鹅》《白公鹅》《红奶羊》等;讲到古诗词时,就可给学生推荐作者的其它诗词作品或者同时代的佳作;讲到《猴王出世》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后尝试阅读四大名著,了解故事背景。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表达自己的感想,结合这些经验,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创造和想象,把握工整的书写和正确的格式,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称得上优秀。
  二、传达有用的写作方法
  首先要教会学生审题,只有对题意有清晰的认识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够知道这篇作文要写什么?如何写?比如要写以人为对象的记叙文《我的…》,那么学生就要对题目进行观察,抓题眼,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根据这个题目自己模仿写出几个相似的题目如《我和……》《我爱……》,比较一下各自的写作范围和要求,找出各自的不同点,学生就可以明确自己要写的重点。其次,学生要找出自己要写的作文的中心,文章中心就是灵魂所在,如教材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题目的重点就是美丽,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这就是文章的中心,那么写作时就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再者,学生要确定作文素材,所有的素材都要服务于文章中心。然后,学生就要考虑如何组织材料的问题了,材料组织一要想到先后顺序,二要考虑详略得当,做到主次分明,层层递进。当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就要指导学生尝试编写作文的提纲,提纲包括作文题目、中心思想和分段、写作顺序、材料安排。
  三、思维导图分类记忆
  比如,对于写人的作文就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外貌时要形神兼备,特别是要注意对人物语言、心理、事例的描写。对于记事的作文,学生就要写清楚事情发展的顺序,让整个事情更加完整清晰,选择要突出文章中心的典型材料。对于写景类的作文就要善于观察,发现景物独有的特点,在描写表达时要融入一些修辞技巧,使得景物可以活灵活现。教师要引领学生善于将不同类型作文的描写方法提炼出来。以教材中的《桂花雨》和《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一个写物,一个写人,教师在授课时就得引导学生提炼课文的体裁、结构、表达方式的不同,将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调动起来,承前启后,让学生总结前期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于后续的学习中补充和完善写作的各种形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汇总成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强化记忆,也便于后续的复习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鼓励创新创造
  善于模仿是学生的特征之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可以善加利用学生这一特点,但也不忘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试想:如果小女孩的火柴碰巧被人买光了,她有了一些钱,她之后的生活会怎样?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为其创造一个不同的结局,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作文的千篇一律,又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在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下,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教师不能只注重文化学科的教学,也要注重素质教育,要在素质教育的相关学科中渗透良好的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保障。基于此,我积极探索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为了实现“以乐育人,润德无声”的德育目标,教师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推进爱国教育的开展。  比如在高
期刊
每次和学生谈起劳动的问题,他们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因为父母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包办代劳了所有的劳动,所以现在很多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不能自理,洗衣服、收拾书包等都要依赖家长。而家长给他们唯一的任务是认真学习,考取高分。这些学生就像巨婴一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直接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使他们错过了劳动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差甚远。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期刊
一、诗词教学现状,提出教学设想的背景  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阶段对古代诗词的学习要求主要是阅读理解、积累、感悟和运用。  从教学实践看,传统按部就班从读懂字词,到解读句意,再到解读诗篇内涵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学生即使把诗歌积累、理解、感悟到位,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仍会大受打击;思维的训练也很受限。如此,学生面对新的诗歌学习时普遍产生畏难情绪。  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和学生都在教书本上投入了许多精力,但作文教学质量却普遍不高。从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和多次的中考评卷工作情况来看,我发现初中生作文的整体素质欠佳。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消极,不懂得如何按照老师布置的训练目标来写作,抄袭现象严重,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而从我所在学校多年来的作文教学来看,如果缺少对学生作文学情实际的研究,作文教学就会出现问题。为了走出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新的时代新背景,新教育要求下,教师应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少年儿童综合的人文素养?作为身处教育第一线的英语老师,我觉得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英语课堂上,我们不但需要向每个学生灌输好的基本语言知识,让他们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语言各种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还要充分地运用与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相关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适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情感教
期刊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是新时期所提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学生各项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意识,只要教师稍加引导,便可以使其思维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将新课改中创新性的教学原则彻底落实,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
期刊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品质和优良作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我们要在红色记忆中不断地汲取力量,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一、革命老区史是荔湾区红色基因的宝贵历史资源   在荔湾区,葵蓬凤溪和西塱裕安围
期刊
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在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批改中不断提高的。作文批改是语文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务必要认真把握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 ,不断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提升语文素养,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作文批改之路
期刊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具体到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从文化传承和理解的角度认识古诗词教学,层层深入挖掘诗词中的文化基因,指导学生在群诗阅读中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将初中古诗词教学引向深入。  一、设定议题,发掘文化内核  议题设定的过程应当具备“广泛展开,义理兼顾,具体探微”的特点。  首先要关注诗歌的社会
期刊
生物科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宏伟的生物科学史。科学史主要记载科学家的生平和重要思想方法、科学实验的过程,得失与成败的原因及科学故事。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史获得生物科学知识,并对科学家的研究探索道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深刻体会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因此,积极探索生物科学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以“光合作用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