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德育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studi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中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然而,当前中小学的德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从当前德育存在问题入手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俗话说:“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古语也云:“厚德载物。”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何谓德育教学?即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进行的教育教学。中小学德育教学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然而,当前中小学的德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家庭德育观念淡薄
  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启蒙老师。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只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对子女进行德育。有的父母认为学生的德育是学校的事,还有的家庭甚至以成绩的高低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还时常教育学生少参加学校公共事务,于己无利的事不要去做,班里的事少去做,以免影响学业。成绩好就答应学生的任何物质要求,他们的这种做法只是在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给学生吃好、用好,以为这样学生在别人面前才“高人一等”,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则疏于教育。这种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家长对学生的教育。
  二、学校德育理念滞后
  当前中小学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很严重,对学生的评定还是存在主要看“成绩好”,而松于在“德”这方面的考评,造成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就可以”,其它方面无所谓。其次,教师只是教书,而不育人,他们只是在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透过书本知识升华为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即对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有个别老师在学生面前言谈举止不雅,更有甚者只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不能“身教”,教师自身行为不能给学生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面对中小学如此令人堪忧的德育现状,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我们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三、转变家长德育观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德育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首先要转变以成绩评价学生作为唯一标准这种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其次,家长在家庭中要发挥好德育教师的作用,要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如,教育学生要做个诚信之人,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平时要抽时间与学生共同阅读有关德育的书籍,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德育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对孩子出现的德育偏差要及時规劝,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加强学校的德育建设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校健全德育体制,加强德育建设。首先,学校要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重视德育并将德育落实到位,定期组织德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德育理论。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德育管理体制以指导德育工作。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时刻做到言行举止文雅端庄。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还要通过知识延伸到对学生情感品德方面的教育,做到“既教书,也育人”。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领学生心智健康成长,如,定期到孤儿院、养老院,去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在特殊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扶贫济困日等开展相适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优良品德。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文化等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总而言之,学生的德育教学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面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家庭和学校要相互配合,并且要责无旁贷地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中小学的德育教学会健康持续地发展,德育之花会灿烂绽放。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学校主要从打造绿色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校园文化;绿色教育;小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班主任工作头绪繁多,琐碎繁杂,需要有乐观的心态才能让自己快乐地工作,享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幸福,不至于身心俱疲。这种乐观的心态包含一颗热爱班主任工作的心,平常心,宽容心,欣赏心。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幸福秘诀;乐观心态  世上有万千种学问,但没有哪一种学问比研究人更高深、更复杂、更有价值了。这种学问就是做班主任的学问。班主任工作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工作是头绪繁多,琐碎杂乱的,会让做班主
一、手忙脚乱  一场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轨迹,“我明明是一个老师,病毒却把我变成了一个主播”,网络上流行的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老师们的心路历程,而我,这个角色转换得更加快。1月30号,大年初八,从未涉足过“线上教学”的我接到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公益课录制的任务,放下孩子,放下家务,放下最近一直在读的几本闲书,便一头扎进网络,开启学习“十八般武艺”的模式。什么是“网师”?怎么做“网师”?怎么录课?
本报综合消息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教基函〔2019〕8号)规定,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以下简称校外线上培训)建立备案审查制度,向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截至5月25日,我省尚有部分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存在系列问题,未通过备案。  省教育厅要求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高度重视,迅速按照《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教
所谓“待优生”是指在班级里思想品质、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处于中等或落后状态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缺乏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对班中的事视若无睹;缺乏学习兴趣,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成绩一般或较差。待优生与优秀生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待优生是可以转化为优秀生的。  我从教二十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基本上每一年的班都有待优生,少则一两个,多则十个八个。作为班主任
【摘要】本文在研究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分析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构建案例教学高效能《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案例教学;问题设置;案例呈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案例教学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价值观选择艺术,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是实现道《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然而,笔者在《道
主动作为,示范引领   陈红燕校长十分注重学科素养提升与运用实践的积累,疫情发生前,作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她,曾先后组织工作室成员到广州医科大学、倍特生命科技公司开展急救、传染病、青蒿素提取等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培训,让工作室成员吸取最新生命科技知识,更好地融入课堂运用。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做好科学防御、战胜病魔。站在生态伦理的视角,应该
【摘要】“同課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本文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溶液的浓度”三节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自身课堂情况中的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情景创设和教学推理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自我反思和提出今后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教学推理   “同课异构”是由不同教师就同一课题和相同的教材内容,根据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设计和组织教学的一
【摘要】近年来,我尝试用STEAM理念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生物科技启蒙与培养,以“问题为引导,多学科融合、体验中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對“生物科技”创想的热情,重在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活动,培养拥有知识宽度和深度的科技小创客。下面以具体案例谈谈STEAM教育在初中生物科技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STEAM ;初中;生物科技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当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够促使学生提升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和手段,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管理。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当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德育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当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的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