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维作为数学教师对学生培养和启发的内容之一,越发的变得引人注目。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 一题多解
  
  数学思维品质的好与坏、高与低又衡量着数学思维的质量,决定了人们数学思维的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的培养,使他们的智力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为了教好数学这门课程,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轨道中走出来,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游戏教学,激起学生数学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新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通过游戏互动,让课堂变的灵动,富有情趣,也让学生感到有新鲜感,生动有趣,思维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先布置学生寻找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列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10分钟内召集本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集中在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组轮流派出代表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组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两分钟内没有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由本组代表自答,并得到加分,如果某组的同学指出了错误所在,则为其加分,最后以总分最高的组获胜。这一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就好像在做一项研究工作,他们满腔热情、轻松愉快地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易出现的错误显露无遗,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纠错教学,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敢于向教师“发难”,是其学习主动性、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不但要虚心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而且要大力褒奖这种勤于思考、敢于直言的求实精神。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单元目标评价题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若方程(k-3)x2-2kx+k+l=0有实数根,则k值为( )
  讲评时,我宣布了正确答案是B。
  理由是K-3≠0,且△=-(-2K)2-4(k-3)(k+1) ≥0
  这时一名学生举手质疑,认为答案有误,正确答案应该选择D。其理由是:题目并未指明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3时,方程变形为-6x+4= 0得x=,也符合题设条件,所以应分情况讨论。我突然意识到我考虑问题太不周到了,但我更多地是为有这样敢于质疑、敢于思考的学生而骄傲,我首先诚恳地接受了学生指出的失误,肯定了这名学生解答的正确性,在班上极力地表扬了他,接着针对错因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讨论,给学生营造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时,我会采取一种“故意出错”的方法,即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学生容易忽视或出错之处,有意将解题过程“不漏声色”地做错或讲错,最后引出矛盾或说明解答是错误的,让学生在“情理之中”惊呼上当,然后让他们充分思考,剖析错误原因,从而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在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已知 +|b-2|=0, 求以a, 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解:∵ 与|b-2|都是非负数,由题意得 =0,|b-2|=0
  ∴a=5,b=2
  因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或9。
  解完后,看到学生心满意足的样子,我决定继续讲后面的内容,一分钟之后,我感觉不对,很多同学在悄悄地唧唧哝哝,终于有一个同学举手了,他说:“老师,前面那道题你做错了。”我故作惊讶:“不会吧?”“老师,2,2,5不能构成三角形,它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我笑着表扬他们:“真不错,学习上就是要有怀疑精神。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一题多解,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时,可先发动学生独立思考,但是一个人很难想出更多的方法,此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道应用题:“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两倍,当父亲38岁时,儿子10岁,现在父子俩各是多少岁?”笔者让学生讨论,看哪个四人小组的解法多?这样一来,全班就没有人偷懒了,大家各抒己见:有设儿子年龄为x岁的,也有设父亲年龄为x岁的,也有设经过x年后,父亲年龄为儿子2倍的,而且同一种设法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又有不同的列式。最后解法之多,也超过了笔者想象,获得了意外的惊喜。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与同伴交流看法,尽可能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听取别人的见解。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并能很好地利用互补作用来突破难点问题。
  四、尊重个体,保持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操作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想象力,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讲授《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时设计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知道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或者说把多面体展开以后可得到一个平面图形。下面一起来研究正(下转第41页)
  (上接第56页)
  方体展开以后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能想一个研究的方法吗?
  【生】可以倒过来思考,即看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围成正方体。
  【师】好主意!那就拿出准备好的6个正方形,用透明胶把它粘连成一个平面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拼出了许多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相信你也能拼出不止一个,为了拼出的图形不重复,请思考一下有什么好办法呢?或者说按照怎样的规律去拼呢?
  【生】可先并排拼四块,另外两块放在旁边,也可以先并排三块,再考虑另外三块的放法。
  【师】OK!下面就请大家动手,看你拼成的图形能否围成正方体?若能,请把你的图形画在活动报告上,若不能,也把图形画在活动报告上,看谁画得最多、最快!
  (教师巡视,学生基本完成后再进一步设问)
  【师】共有几种图形能围成正方体?
  【生】:1、10种2、11种3、12种……
  【师】同学们动手很快、很会动脑筋!但答案不一致,到底谁对谁错,接下来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看看到底有几种?
  (交流后,实物投影,指出重复的,或旋转、翻转后图形相同的)
  【师】对能拼成正方体的图形,它们有何规律?
  【生1】拼排四块的,另外两块一定要放在两侧。
  【生2】中间并排三块,下面并排两块,且要位置错出,最后一块放在最上面的3个位置都可以……
  【师】很好!正方体的展开图一共有11种,其中“141”型6种,“132”型三种,“222”型、“33”型各一种。请同学们思考,对不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它们有哪些特征呢?
  【生1】形状有田字
  【生2】形状有凹字……
  【师】好了,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学习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下面就请大家把学过的内容整理一下,完成你的活动报告。
  就笔者设计的上述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这个片断来看,我们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体征、鼓励和调动学生个体愿望前提下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师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与和谐、团结与协作、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很活,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学习效果很好,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的研究重心应该由过去的偏重于内容取舍,转向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对他们进行创新精神的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当代教师应该更好的遵循科学的理论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觉地、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提高学生数学水平[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01)
  [2]孙卫.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析[J]. 成才之路, 2010,(36)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国画教学是学校美术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教师认为,在国画教学中着重笔墨技法、程式化的教学,往往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想象和创造力。尽管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表现形式多样,艺术效果丰富,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训练学生的计划性和耐心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试着从学习国画兴趣的培养、想象的发挥和创造的拓展等环节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关键词
期刊
“温故而知新”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讲的复习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在复习中得到更多呢?  一、狠抓基础双基过手  基础知识仍是每年中会考的主要部分,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点点过关,人人过关,重视每位同学的成长和发展。在情景和问题设置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消化基本概念。瞄准初中物理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设置习题,理解物理规律。 
期刊
要上出一堂“精品课”,个人的甘苦只要是过来人都有切身的体会,那课前的准备煞费苦心,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就像一个搞精密仪器制造的人,一个小小的零件都不能稍有含糊,需要细细的打磨。因此,好多老师都在导语上花费好多心思,以期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探究的兴趣。  但有时候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进行一些理想化的设计,全然没有考虑到学生那一头。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
期刊
写好议论文是广大考生非常关注的能力,《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明确指出,高考作文要求文章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段落安排得当。就议论文而言,如何才能做到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分论点的设置。本文重点讲一讲这个问题。  分论点就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而分设的几个小的论点,设置分论点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深入,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分论点有时是对中心论点内涵的分解说明,有时
期刊
摘要:英语背诵是英语学习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结合英语语言的教学特点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阐述了英语背诵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背诵策略 英语教学    英语背诵作为一种学习手段为大多数人包括专家学者所认同。林语堂先生曾在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中谈到: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模仿与热诵。但英语背诵也绝不是教师今天布置学生背什么,学生就背什么那
期刊
对于平面几何学来说,不论是证明题,计算题还是作图题,常常涉及到作辅助线的问题。我仅从中点有关的辅助线的作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几何图形中,与中点有关的图形有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等。为此凡涉及到有关中点问题的几何题,一般可考虑造这些基本图形,然后利用这些图形的有关定理去解决。  一个几何图形的解决,为什么有时需要做辅助线呢?这是因为根据已知条件和结论分析出来的图形不完整,这样基本图形的性
期刊
摘要:中学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本质发展为准绳,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同时,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纳和借鉴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人为本 和谐文化    一、中学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践行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
期刊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由于音乐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直接表现形式,因此,作为生命表现的不同形态的艺术就不能不是趋向于音乐的。”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变幻、节奏的急缓、音色的明暗等奇妙地结合,完全是与天地宇宙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语言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电视艺术、美术、舞蹈等为媒介,对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联想和想像呢?  1.语言文学艺术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语古‘文学
期刊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小说艺术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季羡林赞同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人物的塑造;“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的确如此,今天我就小说中备受人们责备的小人物——胡屠户谈谈我的看法。  胡屠户是范进的老丈人,他的一言一行深具个人特色,语言粗野鄙俗,性格庸俗势利。正因为如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就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对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教学效能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性教学 策略运用    “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灵魂和精髓。”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活动方式已经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能力有效增强的重要内在条件。但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上、教学方式的选用上、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