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音乐课有六大模块,其中一个模块就是“音乐与创作”,我们这个地区目前为止还没有学校开设这一模块的。“音乐创作”也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创作,但需要人手一台电脑,还需要特制音乐软件,经济发达地区还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要想在“电脑上”开设这门课程的话恐怕有点困难,我的这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主要进行的是“音乐创作”中的作曲。
一、用教师的作品做导入。在同学们陆续进教室时,教师就用多媒体播放“欢迎欢迎,走进创作;创作创作,展现你我……”伴随着教师自己作词作曲的《欢迎歌》,开始了第一堂的创作课。告诉学生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老师自己作的词、作的曲。
二、消除学生对作曲的神秘感与距离感。通过亲身实践来作词作曲,让同学们感觉到“音乐创作”离他们很近,人人都可以,只要自己、别人听着舒服,这个创作就是成功的。
三、引导学生说出作曲的基本要素。重放一遍《欢迎歌》,请同学们先仔细听,然后再说说都听到了什么。有的同学会说“好听,情绪热烈”;有的同学会说“有高低不同的音”;有的同学会说“有不同的节奏”;还有的同学会说“歌词押韵”?、“贴近这节课的主题—欢迎”? ……
四、激发同学们创作的兴趣与灵感。
1.出个主题,展示一幅幅与主题有关的画面,例如《快乐的小熊》,然后提示学生“哪个同学愿意给小熊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呢……”
2.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先即兴作曲,注意不要太长。
3.鼓励“大胆的”学生作曲(教师偷偷录音)。
4.回放录音,一起评选好听的作品。
5.总结(包括老师的作品),“好听”的原因。告诉同学们就像文章里的逗号、分号、句号,我们在音乐里叫起、承、转、合;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作品里的变化重复;列举不同的节奏型;最后一个音落在主音;……无形中,学生们了解了音乐的基本创作规律。
6.感受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有成就感。重放滚动画面,配上刚才“好听的”学生的录音,学生自身有成就感,激励同学们音乐创作的热情!
我们高中开设“创作课”面对的大部分都是普通文化生,他们很多是没有乐理跟视唱练耳基础的,但“创作”是需要乐理跟视唱练耳基础的,我感觉一开始先不要急着给学生讲乐理跟视唱练耳知识,这么专业且相对乏味的东西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先让学生凭感觉去唱,只要他们唱的“顺耳”我们就该鼓励,先给学生信心,让他们敢于“去编曲”,在“编曲”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遇到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我能嘴上哼曲,但不知道是什么音符,写不出来怎么办呢”,有了这种求知欲望,我们再给学生去讲乐理跟试唱练耳知识他们肯定接受起来就比较快,并且乐意主动去学。开设创作课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作曲家,我们要做“聪明的引导者,善良的保护者”,给学生们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创作”激发学生们更大的学习潜能与热情。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16
一、用教师的作品做导入。在同学们陆续进教室时,教师就用多媒体播放“欢迎欢迎,走进创作;创作创作,展现你我……”伴随着教师自己作词作曲的《欢迎歌》,开始了第一堂的创作课。告诉学生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老师自己作的词、作的曲。
二、消除学生对作曲的神秘感与距离感。通过亲身实践来作词作曲,让同学们感觉到“音乐创作”离他们很近,人人都可以,只要自己、别人听着舒服,这个创作就是成功的。
三、引导学生说出作曲的基本要素。重放一遍《欢迎歌》,请同学们先仔细听,然后再说说都听到了什么。有的同学会说“好听,情绪热烈”;有的同学会说“有高低不同的音”;有的同学会说“有不同的节奏”;还有的同学会说“歌词押韵”?、“贴近这节课的主题—欢迎”? ……
四、激发同学们创作的兴趣与灵感。
1.出个主题,展示一幅幅与主题有关的画面,例如《快乐的小熊》,然后提示学生“哪个同学愿意给小熊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呢……”
2.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先即兴作曲,注意不要太长。
3.鼓励“大胆的”学生作曲(教师偷偷录音)。
4.回放录音,一起评选好听的作品。
5.总结(包括老师的作品),“好听”的原因。告诉同学们就像文章里的逗号、分号、句号,我们在音乐里叫起、承、转、合;在黑板上板书老师作品里的变化重复;列举不同的节奏型;最后一个音落在主音;……无形中,学生们了解了音乐的基本创作规律。
6.感受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有成就感。重放滚动画面,配上刚才“好听的”学生的录音,学生自身有成就感,激励同学们音乐创作的热情!
我们高中开设“创作课”面对的大部分都是普通文化生,他们很多是没有乐理跟视唱练耳基础的,但“创作”是需要乐理跟视唱练耳基础的,我感觉一开始先不要急着给学生讲乐理跟视唱练耳知识,这么专业且相对乏味的东西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先让学生凭感觉去唱,只要他们唱的“顺耳”我们就该鼓励,先给学生信心,让他们敢于“去编曲”,在“编曲”的过程中他们肯定会遇到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我能嘴上哼曲,但不知道是什么音符,写不出来怎么办呢”,有了这种求知欲望,我们再给学生去讲乐理跟试唱练耳知识他们肯定接受起来就比较快,并且乐意主动去学。开设创作课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作曲家,我们要做“聪明的引导者,善良的保护者”,给学生们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创作”激发学生们更大的学习潜能与热情。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