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实物演示; 图画再现; 音乐渲染; 表演体会
  
  新修订的语文课堂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实物演示。
  用实物来演示在特定情境下,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从中体会知识及其内涵。
  比如:我在教《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做实验用的瓶子和小铅锤,课上让学生三个人一组,按照教育家做实验的要求与方法来动手做实验。第一次实验失败了,原因是三个孩子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我让学生看课文,读懂了以后,再做一次实验,这次学生按照小女孩所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一个一个地往外拉铅锤,这次实验成功了。通过亲自实践,学生领悟了课文中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了合作精神。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了认识,进一步体验了情感。
  
  二、图画再现。
  用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技术等展示课文的景象,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是一种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时,我用投影出示了原先绿树成荫,到处是草坪和鲜花的美丽的小村庄。然后又出示了人们用斧头砍掉树木,山坡上裸露大地不断扩大的小村庄。最后出示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通过这三幅图的出示,学生从直观上感悟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热爱我们绿色的家园。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用图画再现的方法还原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直观上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音乐渲染。
  音乐语言具有无言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音乐语言能把学生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比如:我在教《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听《唱给小萝卜头的歌》,然后学习课文,开展“我和小萝卜头比童年”活动,最后,学唱这首歌,学习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特有的旋律和音乐语言和微妙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从而把情感注入其中。另外,还可以配乐朗诵、朗读,创设情境,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四、表演体会。
  让学生参与创设情境,对每个学生来说,自己可以是角色的扮演者参与表演,也可以是进入角色“假如我是课文中的XXX”,造成切身体验的效果。
  比如:在教《中彩那天》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扩展练习:当库伯派人把车开走以后,“我”和爸爸、妈妈可能有些什么对话,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上台来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大增,人人跃跃欲试。有位演爸爸的同学说:“我终于从这个道德难题中解脱出来了。”演妈妈的同学说:“这就是我们家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演“我”的同学说:“我们应该把汽车留下”。……学生表演投入,进入了角色,而且发挥了想象力,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使课文的角色活灵活现,产生真实感、亲切感,强化了内心的感受。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习语言的活动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启发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将不断钻研、探索,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09-01-1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初步反思和定位,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总结了一个主体和五个适应。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 探究     一、生物新课标的主体是探究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
期刊
现代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育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充分表现出开放的特点。所谓开放的语文教育,指的是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准备死板的标准答案,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只有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活力,不断引起学生的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教学才能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的效率,就是努力在课堂上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有最大的收获。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有很大的提高。  关健词:课堂效率;教学质量;观念;转化;方法;改革     教研室年前对全县二十多所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导检查,在检查中感觉到新课程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
期刊
摘要:面对现在中学生说写能力差的现实,我分析认为,在熟悉事件内容和情境的情况下,学生仍不会说、不会写,缺乏应有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语言修辞能力是其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学生通顺凝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表达效果,语文新课程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修辞训练。为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内外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观察事物、感受理解事物和学会表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为此要从名篇赏析、课堂训练、生活砺练、读书摘记等几方面加以指导
期刊
摘要:以具体思维为主的初中生与科学课程中抽象、深奥的概念规律等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科学教学障碍的主要原因。如何搭建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桥梁?本文是笔者在进行比喻教学实践基础上,从比喻教学的功能视角,阐述了其应用的价值、时机、关键点等,试图通过挖掘其在科学教学中的价值,使之更好地解决科学教学中疑难问题,成为教师学生手中教与学的利器。  关键词:比喻教学;理解;启发;方法教育    Discuss
期刊
对很多学生来说,写作文就是苦差事。有的没有内容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只好闭门造车,东拼西凑;有的苦于言语的运用,没有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只好简简单单,敷衍了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内容空乏,层次不清,言不着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就此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多读书。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言道出读书对于写作的帮助。幼时冰心就喜读文学,写文章往往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老师评价她
期刊
高考复习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师生运用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理论和实际进行整合的过程。政治课的复习越临近高考,学生越显得比较慌乱,这样会严重影响复习的效果,结果会影响高考成绩。为此,本人把高考复习的一点经验、心得写出来,希望能为正在高考复习中的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借鉴。    一、以“精”治乱  越临近高考,学生越显得特别慌乱,因为,政治课涉及经济、哲学、政治三大块,内容相当庞杂,需要识记
期刊
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放飞想象,不断超越自我。我们要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去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播撒创新的种子,点燃创新的火花,开发创新的才能。  新课标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选择那些与学
期刊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进行学习,教师不再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自主学习教学流程,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当然,这样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改善师生关系。在当前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自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途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推导出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