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视角剖析中国现代诗歌翻译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代诗歌,作为“白话文学最初的时间领域”,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同时,形式上也表现出灵活与自由。随着中国现代诗歌不断成熟,中国现代诗歌在英语国家的传播与影响,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将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赵春彦教授和许景城教授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两个英译本,力图总结出几条中国现代诗歌的译介方法,为其他同类文本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翻译;功能对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者简介】胡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年“法亚外语”研究项目。
  引言
  翻译要达到交际的目的。但是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一直以来对译者都存在较大的挑战性。那么,诗歌的翻译是否有章可循?是注重“内容”,还是注重“形式”?是否可以“内容”与“形式”兼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分别从“内容”与“形式”上剖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两个英译本。试图从两个经典译本中,找到诗歌翻译的特征及策略。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理论综述将呈现还原“功能对等”理论;其次,将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原作语言及情感表达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比赵彦春和许景城两位教授的英译本,探索其中所应用的翻译策略与技巧;随后,将两个英译本中所涉及的翻译策略及技巧进行汇总,为其他同类文本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从整体对本文作出总结。旨在从翻译策略的层面上,探讨翻译中国现代诗歌的问题。
  一、理论综述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在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你是人间四月天》特点分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中国现代诗人林徽因所作。全诗共18行,分为5个小节,每个小节3到4行。关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学术界认为这是一首亲子诗,是林徽因为纪念儿子的诞生所作,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1.韵律与节奏。原诗总共18句,其中/an/韵出现次数最多,达11次。
  如“天”,“烟”,“圆”,“莲”等。语音及语音节奏的合理调配在文学创作中会增强语言的指称意义、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从该角度来看,原诗中的/an/韵是响亮级的宽韵,饱满响亮的音韵给人以欢乐明快、灵动轻盈的感觉,传达了作者对大地回春,生命复苏之喜。
  2.句型句式。林徽因除了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与作家之外,她还是一名建筑师。因此,她常常将一些建筑艺术上的技巧应用于诗歌的创作当中,让读者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触动,同时又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例如,原作中前两节不断出现“你是……”的判断句结构,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但是第三节和第四节中,句式由“你是……”变成了“……你是”的倒装句结构,如“那轻,那娉婷,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运用欧化倒装句,使全诗的句型多变,层次鲜明。
  3.语言与修辞。诗歌中几乎每一行都包含修辞手法。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新生婴儿比作“四月天”,“云烟”,“月圆”等一系列温暖梦幻的意象。将新生婴儿可爱纯真的一面,比喻为早春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使得孩子生动的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其次,运用排比句,如“你是...”共7处,不仅增强了全诗的节奏感和条理性,更体现了母亲对于儿子来到世间的激动之情,感情洋溢。最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笑音”,“水光”等意象赋予生命,产生“点亮”,“浮动”等动作。表達诗人对此情此景的感动和溢于言表的兴奋。
  二、译本分析
  1.词汇对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用词上,不仅赵译和许译在选词上都有很多考究之处。
  Example1
  原文:笑音点亮了四面凤
  译文1:Your giggle lights up wind from all around.
  译文2:Thine chortle is all around the breeze wheeing.
  分析:原作中“笑音”一词,描述了一幅新生婴儿呱呱坠地的真实且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因孩子的到来而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姿,感觉生活充满了笑声和希望。首先,许译将“笑音”一词译作“chortle”,其本意有“欢笑”之意,但是大多时候,用作“开怀大笑”之意。因此,用“chortle”来形容新生婴儿的笑声,显然失去了孩童的天真和可爱。其次,赵译则将“笑音”译作象声词“giggle”,表“咯咯笑”之意。用象声词来体现孩童不会经过思考,自然而然发出的随心所欲的纯真笑声,最合适不过了。
  Example2
  原文: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译文1:Yellow like a gosling when snow thaws you look
  译文2:Thou art the light yellow after snow fades.
  分析:原作中“鹅黄”一词,愿意指像小鹅绒毛一般的淡黄色。许译为“light yellow”,仅仅是对颜色的简单呈现,而缺少了对画面感和美感的还原。赵译为“yellow like a gosling”,将“鹅黄”一词运用增译的方法,解释扩充,描述成“像小鹅一般”的黄色,形象地表现出画面中生动鲜艳的颜色。
  2.句法对等。
  Example   原文:那轻,那娉婷,你是
  译文1:So light, so lithe, you are the bright fay
  译文2: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babe dainty?
  分析:如前文所说,诗歌句型多变,由前两节“你是...”变成“...你是”的倒装句式,读来层次分明。原作的句式结构是诗人有心为之,同样地,译作也应对句型结构的变化有所呈现。赵译为“so light, so lithe, you are the bright fay.”同样也运用倒装的结构,呼应原作中的倒装句式,保留了原作的气势和韵律节奏。许译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babe dainty?”借用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诗体,译为一个反意疑问句,虽然从语气上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但是失去了原作中诗歌的形式美。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赵译的译作,延续原作的句式,更能呈现诗歌的原貌与风格。
  3.篇章对等。
  Example
  原文:你是夜夜的月圆
  译文1:You are the full moon night by night.
  译文2:Thou art the full moon round from night to night.
  分析:原作中叠词“夜夜”,不仅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而且“夜夜”一词更加表现了诗人对孩子永无止境的爱,表达了一种永恒的感情。赵译为“night by night”,延续原作中叠词的效果。许译为“from night to night”,将“夜夜的”这一形容词成分,运用词性转换的方法,译为状语成分。一方面,拉长了字符的长度,一定程度上,字符空间上的拉长,仿佛也导致时间长度上的延长;另一方面,小品词“to”体现了英国诗歌的抑扬格,同时也展现了母亲对孩子连绵不断的爱意,直到永远。
  4.文体对等。从中国诗歌的节奏来看,平声与仄声常常是结合起来反复出现,尤其是格律诗。林徽因作为格律派的代表人物,极为重视格式的节奏和韵律。该诗一共5节,每节3到4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都很整齐,但又处处蕴含着变化,使诗人溢于言表的兴奋与激动之情得以完美的诠释。赵译本采用抑扬格,而正是这种抑扬格呈现出了原诗作节奏美的风韵。通过极好的押韵技巧,将原诗语言的节奏和作者情感及表达内容有机结合,音乐美也就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三、总结
  综上,通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两个英译本的分析可知,中国现代诗歌的翻译虽难度较大,但也不是完全无章可循。首先,要掌握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用白话文写就,打破了旧诗词的格律束缚,形式灵活,意象优美。其次,结合功能对等理论,从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等层面着手翻译。力求还原原作的音律,形式和意象。
  参考文献:
  [1]Nida,E.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2]Nida,E.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段春紅.《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及其英译诗作的文体学分析[J].语文学刊,2015(8):74-75.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于20世纪初期首次提出语言和言语两个重要概念,并对语言和言语进行明确而系统地区分和阐述。语言和言语不仅是现代语言学的立足点,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本文首先阐释语言与言语的含义,然后讨论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语言与言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它们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言;言语;外语教学  【Abstract】Saussure, the fat
【摘要】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难却重要,由于诸多因素,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存在效率低的问题。为寻找合适的教学法,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就本学院商务英语学生做了一项实践研究,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探讨了案例学习法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商务英语阅读  【作者简介】周新花,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当今新课改的实行,相关教育部门对各类课程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在英语教学领域中,跟上时代的改革是必然的,不论是相关的部门管理者还是英语教师本身,都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学困生,要创造学困生成功的机会,这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难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理念的升级,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中学英语;
影响英语教师的成长有内外两个因素,外在因素是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改善的规范、要求和期望,內在因素是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后者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永恒内驱力,这个内驱来源于反思。英语教师是从事英语语言教学的“反思从业者(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朱晓燕、黄子成,1999)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根据高中英语的特点,积极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更符合中国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
【摘要】本文在调查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就教学过程中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通过依托项目的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在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及课外项目的实施与实践平台的搭建,探索英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创新对策。  【关键词】依托项目;英语专业
【摘要】英语教学有多种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等。其中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初学英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正在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和普遍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语言,创设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感受英语、说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行为。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语言、行
【摘要】文章以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十四小学为例,通过对我校老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和调查研究,分析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成因,找出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切实提高城乡结合部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英语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徐明尉(1982.09.23-),男,宁夏固原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十四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
【摘要】当前,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传媒信息时代已经拉开序幕,它整合了各种资源,对于资源有着更为合理的配置,人们对于各种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传媒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传媒信息;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国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在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work of an extract of novel Tinkers, undertook by the author herself, the author looks into the various strategies adopted to deal with two specific trans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