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干扰 专心学习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压力很大的高三学习中,总会觉得来自外界的干扰很多,诸如:晚自修的环境太吵,耳朵里尽是噪音;灯光太强,眼睛很疲劳;同桌的脚太臭,简直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了;他人走动太多,搞得自己头昏眼花;考试时监考老师的来回走动,也会影响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这些想法其实都是紧张和焦虑情绪的体现。但在关键的时刻,如何有效地克服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学习,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锻炼意志力,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集中水平的高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对目标的集中程度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干
  扰的抵制上。例如毛泽东就是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典范。毛主席小时候非常爱读书,为了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他来到人群聚集的地方看书。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受别人说话、走动等声音的干扰,眼睛不自觉地转向周围的人,但他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走神,认真看书。时间长了,渐渐地养成了专心致志读书的好习惯,别人在旁边做什么都影响不了他。由此可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努力使思维被书上的知识吸引,一旦投入思考问题,就会淡化周围的干扰。
  
  二、掌握一些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在较多干扰的环境里做作业时,同学们可以反复地在心里说:“让他们吵吧,我照样能专心学
  习……”直到自己坚信不移。调查表明,人的说话声、走动声带来的干扰是影响学习的最大因素。在外界干扰较多并使自己很容易分心的情况下,不妨做做深呼吸:先慢慢地吸一口气,持续大约4秒钟,然后再慢慢地呼出来,也用4秒钟。这样重复几次直到感觉已经静下心来,注意力也集中了,再接着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了。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学习进度来集中注意力使自己不容易分心。一般情况下,难度大、耗时长的内容做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易分散。如果把它分成一个个小任务,每完成一项就给自己一些奖励并及时休息调整,就能更好地集中精神去继续下一个任务。
  有关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只听的效率为13%,只看的效率为18%,只动口的效率为32%,耳、眼、口并用的效率则为52%,如果加上双手不断地做动作(也在内心里相信自己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效率可高达72%,而且不会感到累。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多管齐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就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了。
  
  三、科学调节,减轻焦虑
  
  高考压力带来的对外界干扰过度敏感是同学们过于紧张的反应之一。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一方面要积极调试放松,另一方面也应增强自己的心理品质。用积极的心态迎接学习和挑战,学会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将干扰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有利于消除学习的紧张和疲劳,也能够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减轻焦虑,排除干扰。
  在通往高等院校的“高速公路”上,只要同学们保持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集中精力,谨慎驾驶,就能如愿以偿地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其他文献
对孔子思想的继承是高考语文浙江卷《论语》阅读题的重要考点。比如2010年的浙江卷就考查了欧阳修对孔子思想的继承。要说孔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为政观、仕隐观和苦乐观,下面就以三道题为例来看后世读书人如何继承孔子的这些思想。看过了文中的分析,你也可以试着回答这些例题。答案在文章最后,看看你的回答正确吗?  例1 以下历史人物的言论,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为政观?你怎样评价这种为政观?  一夫作难而
《那不勒斯四部曲》  《那不勒斯四部曲》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 和《失踪的孩子》四部书组成,讲述了两个女人一生的友谊与成长,被译为40多种语言,引起全球无数女性读者的共鸣。该书作者是当代意大利文坛的神秘作家埃莱娜·费兰特:作家的名字是笔名,从未公开露面,只接受少量书面形式的访谈,甚至无人知道其真实性别。  很多人称《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伟大的女性史诗”——一部完全以女
口述: 沈梦莹  杭州高级中学2007届毕业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生  记录整理: 严晨安    春暖花开的日子,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已经由三位数缩短成两位数,考试却由“一模”“长”成了“三模”……你的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沮丧、迷茫、焦虑?  这些感觉我都曾有过,大家想知道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吗?想知道就往下看!    紧张→目标→计划→轻松    面对高考,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行的,适度紧张是
主讲:徐桦君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准确审题,是考场作文永远的铁律;是否切合题意,是评判考场作文优劣高下的第一准则。按照浙江省一贯的阅卷标准,偏题作文一般都在基准分42分以下,即使语言内容很出色,也只允许超过基准分两三分;而一旦判为离题,则是20分以下没商量。  下面以今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为例,看看如何变“偏题”为“切题”。    传说有的雏鸟
一、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复习的第一位,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不论高考命题如何发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永恒的主题。  (一)理解性记忆基础知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的同学误以为下功夫死记硬背就可以了,但这样记忆的知识是死的,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要强调理解性的记忆。历史知识的应用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经过理解记忆的知识是无法有效应用的。例
“半救世主,半撒旦”——拿破仑看到这个评价后笑了。自从滑铁卢战役败北以来拿破仑看到了人们对他的各种评价,他很平静,也很满足。也许是他对于回报不太贪心的缘故,在死后却收到了异乎寻常的回报。如今他已过世两百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不仅没有忘记他,崇拜他的队伍反而扩大了:关于拿破仑的著作已经数以万计,而有人还在写;对他的政治和军事活动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已经汗牛充栋,却仍有新的成果涌现;有关他事迹的电影
下面是一道高考题,请问你会选择哪个选项呢?  A modern city has been set up in _____ was a wasteland ten years ago.   A. what B. whichC. that D. where  正确选项为A。你选对了吗?很多同学会选B。究其原因,学生没能正确判断定语从句与宾语从句。选B的学生都把这道题当定语从句处理,认为定语从句中介词
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被人们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这位出生于德国麦氏教堂镇的哲学家,他所思考和讨论的主题是“存在”,还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诗意”,由此完整地确立了他的存在哲学。关于存在的“诗意”,这一思想主要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中提出和给予了论证。  摆脱“烦恼的在世”之途何在  据传记学者的研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是海德格尔所独爱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先辈,诗人荷尔德林是海德格尔
人物: 罗寅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采写: 许捷    不久之前,设计对普罗大众来说似乎还是“奢侈”的代名词。但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到处可以嗅到“设计”的气息:小到每天用的鼠标、水杯,大到汽车、飞机,无处不在的工业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比如我们用的电脑键盘,正是工业设计师使敲击的角度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长时间打字也不觉得累;也是工业设计师让键盘敲击的声音更小,办公环境更为安
词义猜测题考查的不仅有词汇,还有短语和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不仅有生词,还有“熟词新义”,即熟悉词汇的陌生含义。这要求我们能够结合自身的词汇储备,通过分析上下文语境,合情合理地推测所考查词汇的含义。这种猜测不是胡乱、盲目的,而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  代入语境看搭配,“语感”“常识”齐帮忙  猜测词义最便捷的方法是将四个选项代入语境,根据语感和常识判断代入后句意是否顺畅、合逻辑,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