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同时,学生的学习内容绝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如何将学生教育成人格高尚、爱国守法、讲道德有素养的新时代青年才是教育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教育重点。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积极推进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拥有高尚品格的新青年。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高中教育
  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已经拥有了自主思考能力,对于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已经具备了判断和评价能力,因此,教师只需要通过教育过程中多种教育形式的开展来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判断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联系实际事件的方式来构建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不断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争取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以下,笔者将从三个方面针对班主任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展开论述。
  一、 情境创设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的引路人,是学生出现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时第一个提供帮助的人,也是学生除了父母最为信任的人。因此,为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和认可,班主任应该更积极开展自己的教育工作,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来展开自己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社会建造者。
  例如,在进行《爱我中华》班级例会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同学们播放了电影《红海行动》片段并创设情境。我告诉同学们现在我国同胞在海外遭受危险,在座的各位都是人民解放军。但是,执行行动可能会让大家丧失生命,请问大家会怎么选择?接着,我为同学们播放了影片中主人公解救我国人质的情节,同学们纷纷被影片中解放军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所打动,观看结束后,很多同学纷纷表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并表示自己愿意为了国家而奉献生命。我赞同了同学们的选择和勇气,同时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是我们的使命,也是国家强大的基本保证。最后,我请同学们发言,当我们回归一名普通高中生的身份,我们可以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同学们从身边的爱国小事入手,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的热忱和奉献祖国的心愿。同学们通过情境创设感受到了在人民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每个人肩膀上的使命感,也感受到了解放军的辛苦和危险,并深化了每个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
  班主任通过情境创设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并通过让学生作为当事人来促进学生积极感受伟大的爱国情操,教师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认知、感受、理解高尚的爱国情操,进而拥有爱国主义高尚情怀。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情境创设这种教育方式来开展教学内容,以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接触德育知识重点,完成德育知识的理解和人格的构建。
  二、 实践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中学学生处于青春期,往往觉得自己精通世事,很难听得进去教师的长篇大论。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教师的教育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并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经过亲身感悟获得德育教育的精髓,再结合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完成最终的德育教知识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进行时,我没有在课堂上对同学们侃侃而谈,而是要求同学们结合班级大扫除的要求和标准,在学校所在的社区进行社区服务。同学们帮助社区内的志愿者一起清扫垃圾、小广告、制止各种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通过一上午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勞动虽然很劳累,但是大家都很充实,很开心,也体会到了清洁工叔叔阿姨的不容易,并表示以后在外要爱护环境,在家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最后,我结合同学们的实践感悟,总结参与劳动的意义,并肯定了同学们的劳动付出,最终顺利完成了这次的德育教育学习过程。
  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使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感受劳动的意义与巨大的劳动能量,并感受到劳动者的光荣与令人敬佩的勤劳品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课堂德育教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践行德育知识,并在最终的班主任评价过程中,让学生以感同身受的参与感受来总结自己实践结果,实现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爱护环境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 教学评价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领路者,也是学生与其他教师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其他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和看法,而班主任对于其他学科课程的评价也会成为学生在其他科目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印象。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来开展教学评价,以期用科学的态度、理智的评论语言来进行德育教育,以期在学生在公证客观地教学评价过程中积极改正错误行为、维持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最终成为一名品行端正的中学生。
  例如,在开展季度德育总结班会时,我首先让同学们推举出班级在这个季度当中的“好人好事”,接着,我请同学们将他们所推举的好人好事和相关事迹在为同学们回顾一下。通过同学们讲述,这几个月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情都被挖掘了出来:有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后进生补习功课的,有在同学身体不适时护送到医务室的,也有同学在进行义务劳动时被同学们看到的……同学们纷纷回想起这段时间发生在班级内、班级外的好人好事。最后,我就提名的好人好事进行点评。我首先针对事件对同学们表示肯定和鼓励,接着告诉同学们,好人好事不分大小,每位同学都值得大家真心称赞。接着,我利用同学们日常卖废品积攒的班费给予每一位做了好人好事的同学进行笔记本的奖励,并希望笔记本可以记录同学们的高尚品格,帮助同学们实现更远大的抱负、拥有更伟大的人格。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速成教育,而是需要班主任潜移默化进行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班会这一教学时间来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德育教育,并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展开德育教育。相信不论是情境创设、实践活动还是教师的教学评价,都可以帮助学生完善优秀品格,并建立高尚的人格,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自尊自爱、乐于助人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03).
  [2]但承富.试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
  作者简介:
  刘艳忱,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龙江省桦南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一、 教学背景分析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三角函数的知识教学可谓是连接代数和几何知识的桥梁,也是学生进行函数知识探究的基础。同时,三角函數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实现解决生活问题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开展三角函数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二、 案例设计流程  课堂教学案例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促使学生借助
摘要:美,人皆爱之!因美,人皆悦之!而美无处不在,语文教学就是一个美的世界,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引导出语文之美并让其如清泉润入学生之心,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促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进而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运用能力,为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和日后的学习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究“读—写—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
摘 要: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提出的课堂改革形式,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重视高效课堂合理构建。同时,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与创新。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农村地区当下高效课堂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展开有效分析,并根据高效课堂构建需求,就如何优化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果展开有效分析,希望能够为农村中小学顺利完成素质教育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效
摘 要: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得当,学生才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出问题;开放教学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仅仅是学习技能的事,但是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
摘要:爱,是万物间最伟大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也只有爱才能使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孩子是纯真的,同时他们也是敏感的,对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都能感受其中所含的情感。话语中,眼神里,动作上,是爱,是敷衍,他们都能感受得到。  关键词:责任;师爱;希望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教育意识的提高,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近年来,德育教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了德育的发展,特别是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没能满足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且家庭、社会与学校缺乏必要的结合,使得学生德育未能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基于此,本文从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问题分析出发,来解析德育生活化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升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水平,
摘 要:依据诗歌本身的叙事模式与特点,取“吟唱”的视角——从《诗经》探析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美感。本文从《诗经》艺术特色入手,分析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艺术形态,并对经典吟唱进行论述。  关键词:《诗经》艺术特色;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摘 要: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被誉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作为积极投身美国消费文化的作家,二十世纪的美国在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剧烈变化都在菲茨杰拉德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他的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消费文化,本文以这部小说为蓝本,探讨一战后美国的消费文化以及它对人产生的影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鉴于此,笔者以“面积”的模块教学为例,从实物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构建小学生空间概念做出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概念;实物演示;多媒体技术  空间概念是指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