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初中数学课堂讨论的本位意义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boliwen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讨论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通过交流而获取和巩固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在数学教学实践工作中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课堂讨论必须更多地关注它实施过程中的本位意义,才能真正发挥课堂讨论的功效,使之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一、关注课堂讨论的教本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实施数学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数学。
  例如讨论“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两圆有多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从公共点的个数这个角度去观察,通过重组、整合便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圆与圆的五种不同位置关系。因为学生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个体思维结果呈现的过程,没有老师指导,讨论可能会出现僵持停顿的情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并且有教师指导的课堂讨论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数学语言。
  二、关注课堂讨论的学本位
  首先,要关注课堂讨论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系统的掌握。也即实施的课堂讨论要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以前由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被动地接受。课堂讨论可以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应付状态,让数学课变成学数学的课。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讨论中自主探索、交流,独立获取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教数学”转化成“学数学”,自觉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其次,要关注课堂讨论是否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迁移能力。也即实施的课堂讨论要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的目标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讨论中设计例如“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方法”的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目测法,有的同学认为用锐角三角形函数的知识解决,还有些同学觉得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更好。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认识数学,同时也在用数学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使知识得以拓展,能力得以迁移。
  三、关注课堂讨论的生本位
  首先,要关注课堂讨论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即实施的课堂讨论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愉悦。
  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教法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重叠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就相当于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有趣的情境,自由的学习方式,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这个问题马上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快讨论开了。教室里气氛热烈,愉悦的心情改善了他们对数学的态度,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交流中被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还能带给他们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其次,要关注课堂讨论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即实施的课堂讨论要有益于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促进。
  课堂讨论最好不要设计答案唯一性的内容。因为即使只靠开放的方式也能产生热烈的气氛,但缺乏讨论价值的论题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另外,课堂讨论时还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充分讨论的时间,急于追求结论,是不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
  四、关注课堂讨论的人本位
  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课堂讨论同样也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首先,要关注课堂讨论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即实施的课堂讨论能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次,要关注课堂讨论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也即实施的课堂讨论能够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名学生。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时候,我用PPT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有一位老木匠做桌子,一张桌子由一张桌面和四条桌腿组成,做一张桌面需要木材0.03立方米,做一条桌腿需要木材0.002立方米,现有木材3.8立方米,有人说一共可以做100张桌子,行不行呢?
  之所以设计这个讨论内容,是因为我了解到班里有一名同学基础较差又缺乏自信,但他父亲恰好是木匠,他也学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这个论题可以使他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增强自信心。因为数学课堂讨论论题很多是开放式的,可以从不同层面探究,所以能开发每一名学生的潜能。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在数学课堂中关注并努力实现以上几方面的本位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才能改变数学课堂教学低质无效的现实状况,才能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探索型主题活动是基于幼儿的直接经验,以获取丰富的学习体验,满足探索的好奇心与兴趣,发展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有教育理论认为: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愿。因此,我们尝试开展了“树叶怎么会落呢?”的探索主题活动,通过倾听、讨论等方法,把握幼儿兴趣的切入点,通过师生共构形成探索型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的能力在其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采用临场统计和观察法对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参加2001年全国女子超级联赛所有主场的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主场比赛时主要采用的是防守反击的快速打法;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拓展教学即基于原教材,在弹性预设的基础上,师生依据不同的教学需求与教学情景来调整语文教学,
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似性和不同性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指出了对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在汉译英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谁又能忽视方法的作用。新时期,对于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我们教师应通过积极创新和应用数学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
一、享受写作:以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为前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对学生提出很多要求,设置种种障碍,生怕学生“越雷池一步”,结果是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长期受到压抑,在政治化的思想、模式化的形式的严重束缚下,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愿望,写作变成了痛苦的折磨,没有一点乐趣。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迫在眉睫。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几种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屡增不减,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既有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彻底。许多学校认为法制教育就是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语文老师认为最繁琐的环节之一。作文批改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初中作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以及语文教学的导向。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重视有效性学习,不排斥接受学习  在转变学习方式时,不片面突出某种学习方式,贬低和排斥其它方式,主张多种学习方式交融、互补。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接受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其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