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中的“艺术”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时期的教育可谓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及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少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良好的训练,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可见,少儿舞蹈具有很强教育作用。那么,这种教育作用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 幼儿舞蹈中的生理素质
  舞蹈训练跟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素质训练中的压腿、踢腿以及肩、胸、腰、髋上的各种手段练习及对孩子韧带、肌肉的延展训练等等都跟体育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动作,来表现各种美。
  二、幼儿舞蹈中的智力发展
  幼儿舞蹈的教育作用首先表现为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有助于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小鸟、白云,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单一满足于教会孩子一个技巧、一段组合,而是要有一个创造性的空间。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多从生活中去发掘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例如,有在少儿舞蹈课上,以一段比较欢快的音乐,配以《小花猫》的命题,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孩子们都跳出了小花猫的各种动作,有的蹦蹦跳、有的相互玩耍嬉戏。这样有助于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幼儿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滴尽致地得到智力发展。此外,幼儿舞蹈促进智力的发展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幼儿获取知识。幼儿的表现能力是多方面的。用舞蹈语汇去表现思想情感和情绪,也是一种表现能力。幼儿通过舞蹈,形成一定的表演技能,可以用自身的舞蹈语汇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此时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无疑十分有益。
  二、 幼儿舞蹈中的创造力
  “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而舞蹈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广阔天地空间,正因为有这片天地,往往每一个孩子包括每个人对每一个舞蹈动作、每一部舞蹈作品甚至舞蹈感觉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在教《小螺号》的时候,先创设情景:”一个个小女孩儿穿着帅气、漂亮的小海军服走路上,她们英姿飒爽,神气极了,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一。”教师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孩子们带到情景中去,孩子们似乎自己穿了一身整洁的小海军服翩翩起舞。感受那种受大家关注的神气与活跃。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去表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抓住其好胜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
  三、 幼儿舞蹈中的体质发展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如果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习惯,就能被有效地纠正。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都有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这个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 幼儿舞蹈中的审美修养与道德修养
  舞蹈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具广泛性的形式之一。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蹈形象,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此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塑造儿童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品德美、人格美、感知美的能力。
  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全面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幼儿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意境的舞蹈进行交流时,让我们体验到的是对人们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生活的自信、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对人生的珍重。
  (作者单位:集安市第一幼儿园)
其他文献
幼儿艺术教育教学要有序的进行,必须遵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并理解幼儿。因为幼儿的天性是无意识的、阶段性的、随意的。对外界环境存在更多的新鲜感,攀进的心理浓厚。同时幼儿更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奇的人,因为好奇,在某些方面有着丰富的想象,因为好奇,助推了游戏的快乐,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按照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儿童无意识的心理有可能是健康的、是最有才智的。因此,艺
期刊
美术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还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在获得技能的同时,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陶冶了艺术情操。所以只有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才能实现“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一目标。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除了延续以往的简笔画、添画、想象画、涂色画等我增添了以下的表现形式
期刊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深切的感受到在绘画教学中,“兴趣”是孩子入门的第一把钥匙。与其说是我教孩子们画画,不如说我是大海里的一处导航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快乐的畅游。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一)发现兴趣。  1、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画家。  孩子的画稚拙、纯真而富有情趣。在他们的画里蕴藏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孩子那惊人的笔墨如魔术般神秘莫测,潜伏着巨大的艺术能量。
期刊
儿童绘画是反映儿童对外界事物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形式,他能表现儿童内心的一种情感,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由于儿童幼稚、单纯,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由此形成了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色彩艳丽、梦幻夸张等特点。  一、儿童画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绘画有着充满童趣的天性和强烈的表现冲动,随意性很强,喜怒哀乐跃然纸上。一张儿童画的产生,是儿童
期刊
我是一名男幼儿教师,刚刚踏进这个行业只有一年的时光。我的特长是美术,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的喜欢让幼儿多绘画,培养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来说,绘画是一种游戏,为什么每一次绘画,孩子都有很多话要说给同伴听,就是因为他们的脑海中有很多关于绘画内容的游戏情节。所以,要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教师应努力设计游戏化活动情境,让幼儿先参加游戏,喜欢绘画,然后进行创作。而实践证明:幼儿即使已经进行过游戏了
期刊
涂鸦可以说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儿童能够独立行走,他们就开始用解放的双手 探索世界,在伸手随处涂抹和拿起画笔圈圈点点的过程中,也是孩子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过程,这也是每个孩子的成长方式。他们的作品可以漫无目的,但完全是自我创造,并且他们享受着创造的乐趣。涂鸦也使幼儿心智得到潜移默化发展。  然而许多老师和家长并不了解涂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没能适时引导,更有些家长和老师因此走入误区。  误区一
期刊
摘 要:形体训练是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体训练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着个体差异。为此,通过对学生授课内容的知识总结和学情分析得出结论,并形成文字,同时在课后的教学总结中进行自我反思,以此来不断优化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形体训练;播音与主持艺术;学情分析  目前,内江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对象主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数学的各种理论无一不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结果。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应围绕着问题来设计。一个好的数学问题离不开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目标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那么,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并不代表培养幼儿的技能就不重要。正如没有一定的技能也就无法用画笔表达心中的感受一样。在教学中尽量选择幼儿身边的熟悉的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兴趣是
期刊
从小喜爱音乐的我,如今我现在已经做了妈妈,记得在怀孕的日子里,我也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每当我听音乐的时候我肚子里的小宝宝就会动起来,当我听到快节奏的音乐时小宝宝就会动的更快,由于幼儿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理解力那么我就从小培养他对音乐的敏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发现我儿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儿子四个月的时候开始对声音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停下来听,随着时间一天天的变化在我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