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研究——基于275名中共党史人物的统计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2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然而,从个体政治观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一个人要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却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个体政治观是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个体所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态度。个体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在一定政治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在个体利益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政治实践活动,确立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中共党史人物是指近现代以来对于党的历史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党史人物具有不同于普通个体的政治特点,其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过程具有一般规律与共性特点。研究中共党史人物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形成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无疑极具启示价值。
  以《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中所列275名党史人物在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与形成过程为例证,探寻与把握个体政治观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尤其使用统计分析法,基于275名党史人物的数据统计,绘制表格进行计量分析,如此就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考察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条件及其决定作用、制约作用、影响作用,以及求学、参军从戎、进行业务工作与革命事业的个体人生经历。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近现代中国历史背景的制约与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与个体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不同个体的独特性。
  第二章主要探讨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阶段与变化过程。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前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从中国社会传统政治观念中汲取营养;辛亥革命后受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五四运动时期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社会思潮,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从个体年龄阶段来看,经历了儿童少年阶段政治心理的萌发与政治情感的产生,青年阶段初期政治观点的形成与政治认识的发展,以及青年阶段中后期政治理想的确立与政治观的最终完善三个不同层次的变化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第三章具体梳理了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主要内容结构,包括唯物史观、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群众观等的变化与提升。唯物史观的形成,从接受或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到继承发展唯物史观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阶级观的形成,从萌发朴素的阶级意识,到学习研究系统的阶级斗争理论,领导阶级斗争。国家观的形成,从形成关于国家的意识,产生朦胧的爱国情怀,再到逐渐建立无产阶级国家观。政党观的形成,既受到西方政党制度与资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影响,又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紧密相连。群众观的形成,是在斗争实际中从崇尚英雄转为重视群众作用,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第四章分析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内化途径。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的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关键影响、书籍报刊的重大影响、政治人物的示范影响、政治事件和政治思潮的催化影响、政治团体和政治组织的互动激励。在外部因素的促进推动下,通过社会观察、政治实践、职业探索、理论学习等途径,内化形成个体政治观。
  第五章总结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过程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意义。从对于促进个体政治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启示来看,个体政治观的形成既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个体正确树立政治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从对于新时代强化个体政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来看,必须紧扣个体政治观形成的时代特点,抓住个体政治观形成的时间节点,加强政治观教育内容的培育与引导,注重外部影响因素与学习实践途径相结合。
其他文献
竞争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下简称TFP)的关系现已成为产业组织领域的中心问题之一(Holmes和Schmitz,2010)。针对两者的关系,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理论假说:一种是在Schumpeterian(1942)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的基础上形成的租金消散效应假说,另一种则是基于Arrow(1962)的逃离竞争效应假说。虽然两种理论假说都认为市场竞争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但两者关于市场竞争对TFP的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量的提升与质的的飞跃。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见证政府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警惕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政府政策引导下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政府行为诱导光伏企业产能急速扩张,造成产能冗余。若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势必扭曲产品价格、损害市场效率、导致资源错配,严重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发
学位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特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刑事速裁程序的落实,值班律师制度再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具有现实作用,也丰富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内容。但在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承认,我国的值班律师制度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本文对值班律师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第一部分就值班
作为团体意思的形成方式,决议行为是以团体成员之表决行为为构成要素,通过民主多数决程序变动团体内部法律关系,并约束全体成员的独立法律行为。其与单方法律行为、合同及共同法律行为并立,这种体系划分是以法律行为中所含之意思表示的互动规则为归属标准。而意思互动规则是除单方法律行为以外,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构成要件之一,决议行为的意思互动规则即意思表示的民主多数决规则。  决议行为因其民主多数决规则所独有的对内
学位
无人驾驶船舶是指无需船员登船仍受控制地在水上移动的船舶,与普通船舶的最大区别就是船上无人,其技术方向主要分为岸上遥控人员远程控制和船载全自动程序自主航行两类。无人驾驶船舶在法律上属于船舶,享有船舶的权利,履行船舶的义务。遥控类无人驾驶船舶的岸上遥控人员相当于船员,全自动程序的工程师暂时还不具备船长的法律属性。无人驾驶船舶的适航需要满足船舶适航、船员适航两个维度,对船体设计、建造,船员培训、发证等角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受“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南海地区形势错综复杂,马来西亚作为与中国双边关系密切的南海声索国,研究其对华政策以及声索现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正文首先重点介绍了马来西亚南海声索的外交背景,包括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概况,对马来西亚与中国目前在各领域的交流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马来西亚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外交政策的特征,总的来看,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密切、对华态度总体友好。并针对马来西
学位
自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记住乡愁”后,在社会上引发了新一轮的“乡愁”热潮,对比传统社会的乡愁表达,当代乡愁的表达和意涵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了许多变化。本研究围绕大型影视纪录片《记住乡愁》展开,对该影视作品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当代乡愁表达的特点,并与传统社会的乡愁表达进行对比,归纳整理出乡愁意涵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时代的不同特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经仔细分
学位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良好家风是个人健康成长和道德养成的强大助力,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良好家风是和谐社会风气的基石。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讲话,强调了家风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站在时代背景下,表达了对个人道德培育、家庭文明建设、社会风气营造等方面的期许。对习近平关
学位
自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国古代道德修养历来十分重视个人自省,自省是古代儒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或以某一道德榜样为标准对照检查、反思、改进自身不足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在今天,传统自省方法的精神内涵对于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意义。习近平也多次强调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道德建设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自省方法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