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急救及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候群,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其致病原因众多,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不可预测性强,起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是急诊急救的重要病症之一。笔者自2000年以来临床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21例,现就其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6~46岁,平均年龄24岁。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过敏史。接触过敏原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1~18min,平均5min,多属突发,大多数患者都发生于接触或注射后1~5min内,有的几秒钟内即发病。
  1.2 致敏原
  致敏原:抗菌药物15例(青霉素13例,头孢菌素类1例,林可霉素1例,均为针剂),中药复方丹参1例(针剂),利多卡因1例,破伤风抗毒素1例,蜂蜇伤1例,食用蝗虫1例,无名毒虫叮咬1例。其中药物过敏者在注射药物前均按规定进行皮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13例患者在休克早期诉头晕、恶心、心悸、胸闷或出冷汗等,2例皮肤广泛潮红、瘙痒或有荨麻疹;15例出现神志淡漠,1例无征兆即进入休克状态(意识完全丧失,伴尿失禁,无四肢抽搐);1例出现手、脚、舌麻木,头昏,呼吸困难;1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所有患者平均动脉压均低于70mmHg,其中2例血压测量不到。15例脉搏细速,大于100次/分,2例脉搏60~100次/分,2例外周动脉未触及明显搏动;17例呼吸微弱,2例伴有呼吸困难。
  2.2 抢救经过
  对所有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包括:①立即脱离过敏原,药物类过敏者立即停用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中凹卧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避免不必要的翻身或搬动。②抗休克治疗,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 ml。随后视血压情况改用多巴胺静脉滴注维持,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调整滴速。③同时根据休克程度和个体情况,需及时建立输液通道1~2条,以补充血容量,并及时静脉给予抢救药物。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血液常有浓缩,使血容量减少,可迅速在2小时内输注1000~2000ml液体,其中约2/3为晶体液(首选5%葡萄糖生理盐水),约1/3为胶体液(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④抗过敏治疗,立即给予地塞米松20 mg+50%GS 40 ml静脉注射,继而20 mg+5%GS 500 ml静脉滴入,或用氢化可的松200~300 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内静脉滴注。随后给予盐酸异丙嗪25~50 mg肌内注射并酌情使用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⑤其他处理,包括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治疗等。⑥严密监测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心率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2.3 预后
  19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在较短的时间内(平均时间20分钟)提高到70mmHg以上,临床症状显著缓解,12小时内各种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脱离急诊抗休克治疗,24小时内19例全部痊愈,经3d随诊,未见肾衰竭或其它并发症。
  2.4 典型病例
  某男,19歲,战士。门诊就诊时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在输液室常规行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开始滴注5min后,患者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值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迅速抢救。体格检查:意识清,全身湿冷,呼吸浅弱,脉搏细速,心率122次/min,心率整齐,心音低弱,血压64/42mmHg。急诊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皮下肌注0.1%肾上腺素0.5ml,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mg,肌注非那根25mg,随后快速补充5%葡萄糖生理盐水,另建通道滴注盐酸多巴胺40mg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自主呼吸有力、节律规则,自诉头晕、恶心和疲惫,血压迅速升高,5min后回升到76/48mmHg,15min后达到128/86mmHg,心率升至140次/分。1小时后血压、心率回落,即以多巴胺5微克/(kg/min)维持静脉滴注,两小时后多巴胺减量至停用,血压、心率均正常,又观察4h未见异常后离开门诊急诊室,更换其它抗生素治疗原发病,无再出现异常。
  3 讨论
  过敏休克是发生于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表面lgE分子在接受特异性抗原后引起桥联反应导致大量介质释放,如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各种趋化因子等,造成平滑肌痉挛、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粘液分泌亢进导致的。其致敏原多种多样,不可预测性大,既有多年来屡见报道的抗菌药物、中成药、生物毒素等,又有其它鲜见报道的药物,防不胜防[1]。本组19例过敏性休克以临床用药多见,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最根本的预防办法就是明确引起本症的过敏原,并进行有效的预防。这19例大部分为我部门诊输液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时发现、迅速判断、措施得当、施救快速。过敏性休克致死病例多因发现不及时或诊治延误所致[2]。我部门诊输液室与急救室相邻,平时注重急救技能训练,熟悉常规急救药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静脉穿刺术等,这样训练有素的军医和护士可以随时投入抢救,从而为抢救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另外,护士能及时配合军医实施最基础的抢救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准确应用急救药品,监测生命体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组结果显示,肾上腺素对于脉搏极弱,测不到血压的患者,升压作用明显,疗效确切,应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抢救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也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必须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青兰,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132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89-2590.
  [2] 贾振林,李振科.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12例救治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6):527.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餐饮;监管;难点;對策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繁荣及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小餐饮业的发展。小餐饮业以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但同时小餐饮业的现状也给社会及人民群众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也给监督部门带来一定的困难[1]。我市在2011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对小餐饮业进行全面整治,笔者在工作中,对小餐饮业的监管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目前城区小餐饮业的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预防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从有病就医提升到定期健康体检。我科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异常结果及常见疾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健康指导。现在针对神木煤矿职工健康体检中5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健康指导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参加体检人数756人,高尿酸血症患者58例,检出率为7.76%,年龄在23~45岁,平均年龄32岁。长期饮酒28例,肥胖高血压、高血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原发性高血压门诊患者5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上述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8.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8.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期刊
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新生儿科,经常遇到静脉推注甘露醇外渗。易引起穿刺部位局部发红肿痛或者英迈硬性条索樣改变或者皮肤坏死等现象,不仅增加病儿的痛苦,而且还影响治疗的实施。我们根据素高捷疗眼药膏对各种原因引起眼溃疡、由酸碱引起的角膜灼伤治疗效果的观察,试用素高捷疗眼药膏对甘露醇外渗引起的上述现象进行局部涂擦,收到显著效果。  典型病例一:患儿,男,半小时,因新生儿重度窒息急诊入院,入院的第六天遵医嘱静
期刊
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指标之一,也是护士长工作中高度重视的问题,谈一下点滴体会。  差错事故的发生纠其原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稳固;科内重症病人多工作任务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情绪低落消沉,精力不集中;有个别护士爱面子不懂装懂,工作不扎实,马虎大意;另外工作经验馈乏等,是它的因素所在。做为一名合格护士就应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有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还要
期刊
“肾炎”顾名思义就是肾脏发生了炎症反应,但是它和其他脏器的炎症是不同的。比如说肺炎,肠炎等是细菌和病源微生物直接损伤组织器官,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肾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是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肾炎种类很多,根据最初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按照时间来划分,则分为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又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体会。 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9例。 结果 39例均骨折愈合良好,无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的石膏、外固定针护理是治疗桡骨远端的护理重点,其能促进骨折愈合。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骨折;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占急诊骨折的17%[1]。近年来,切开复位和外固定架固定复位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我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减低透析后患者的体重,控制血压。方法: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观察血压的情况下,运用高低钠序贯透析,不断减低透析后患者体重,逐步减少降压药物,直至停用。同时观察试验前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心胸比和KT/V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全部达标,C反应蛋白、心胸比有显著性变化。结论:通过减低透析后体重,可以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改善微炎症状态。  从2011年6月到今年9月,我们通过
期刊
新生儿低钙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血钙降低的程度不完全一致,但与血钙降低的速度及持续时间有关,血钙的快速下降(即使血钙水平在2mmol/L),也会引起临床症状的出现,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例如惊厥发作、烦躁不安、易激惹、震颤等等,常常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如呼吸改变、心率增快以及紫绀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喉痉挛和呼吸暂停,重者可致死亡。本文通过对46例新生儿低钙血症患儿
期刊
本研究比较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镇痛(PCN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上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拟在PCNA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60例,男95例,女6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70岁,体重40~85kg,无神经系统疾患、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局麻药过敏史,进针部位无破损及感染病灶。术后随机分为两组,PCNA组和PC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