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95后独生子女的问题现状及对策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是从1979年实施,独生子女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现象,同时随着几代独生子女的产生,也随之而来的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关注议题。本文基于95后中国独生子女进行研究,根据95后独生子女的问题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95后;独生子女;问题现状;对策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是从1979年实施,到2018年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了,40年的历史也带来了好几代的新的独生子女。当今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5后,其中不乏独生子女,本文基于对95后中国大学生独生子女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教育问题更为注重。95后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独生子女个体,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应成为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 95后独生子女的家庭问题现状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都有着极大提高,加之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已出现。在强烈的竞争力的趋势下,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唯一中心,已然成为了家庭、父母的重要焦点和关注对象,由于家庭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教育指导,虽然为独生子女投入了极大的心血,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 家长期望值过高
  由于95后独生子女作为家里的重点“独苗”,身受家长关注,肩上承担着家长的深切期望。但有时候,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学生能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而产生过高的压力,导致学生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熬夜学习,放弃爱好,物极必反,反而形成了书呆子,更有甚者成了心理疾病患者,走入极端。
  (二) 教育方式不恰当
  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往往对于学生的行为态度、处事方式、心理品德的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有部分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确实存在不妥,有一定问题,不恰当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极端。第一,宠溺娇惯型,一般独生子女是两家三代人的“独苗”,家中老人、父母都是一切以独生子女为中心,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孩子唯我独尊,性格过于霸道;其二,专制严厉型,部分父母对于独生子女有着很高的期望,有时甚至期望高于独生子女的客观事实,但是学生达不到目标,家长就会给予严厉的处罚,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反感,久而久之,孩子因为达不到目标而选择自暴自弃,对家庭、生活、学习、社会都容易产生仇视心理。
  二、 95后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现状
  (一) 依赖性强
  部分95后独生子女由于受到父母、家庭的过度管制,导致自我独立性差,过度依赖家庭。很多独生子女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要求孩子一切以学习为中心,因此让孩子除了学习其他一切“杂事”一概不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不懂得为人处世、不会主动去处理问题,最终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对父母更加依赖,形成恶性循环。
  (二) 孤僻感强
  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唯一孩子,没有亲兄弟亲姊妹,加之,同龄的同伴也是独生子女,同样受到家庭的关注,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一起沟通交流,因而独生子女内心容易伴有强烈的孤僻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好的家庭条件,纷纷选择在外工作,孩子主要是由家中老人照顾,因此,独生子女有心里话或者有想法无法找到合适的人进行排解沟通。
  (三) 叛逆心强
  有独生子女生长在专制严厉型的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充满了高期待、高要求,独生子女在这高压力下无法选择自己的路,最终产生反抗的情绪,叛逆心强。生长在宠溺娇惯的家庭的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娇惯,無论要求是否合理,都会满足孩子,这样让孩子会产生霸道的情绪,倘若,家长有一次要求不满足,就会非常叛逆任性。独生子女也无法接受他人的任何反面意见或者负面评价,一旦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立刻会产生反叛行为。
  三、 95后独生子女教育对策
  (一) 适当教育
  独生子女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特色来进行适当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承认每个孩子的不同。家庭长辈和家长也不能因为孩子是家中唯一的独苗,而给孩子增加过高的压力和期望,也不能过于宠溺和娇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能力和技能选择适度教育。当独生子女的行为出现了偏颇,家长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正面引导,如果需要也要进行及时干预。
  (二) 分享教育
  95后独生子女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分享,与他人共同协作。独生子女为他人付出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收获到快乐和幸福。95后独生子女普遍已经成为大学生,在高校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或者进行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来培养自身的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感受到合作团结所带来的幸福感。当获得足够的幸福感也可以将这种情绪带动他人一起快乐。
  (三) 规范教育
  95后独生子女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自己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学习成绩优异不代表个体也优异,智力因素是独生子女成功一个要素,但是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素质、人际沟通、意志思维都是独生子女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所谓规范教育是指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敢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 独立教育
  独生子女的父母无法一辈子都紧跟在孩子的身后,面对未来、面对社会,最终还是由独生子女自己去面对。父母要给予独生子女机会去社会中独立锻炼自己,获得经验。实践是让独生子女习得社会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95后独生子女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使自身更加独立。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自1979年实施至今,独生子女现象已经成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现象,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这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关注议题,因此应通过适当教育、分享教育、规范教育、独立教育来解决95后独生子女的现有问题。
  参考文献:
  [1]崔伊薇.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4.
  [2]郭春萍.独生子女早期社会[J].呼兰师专学报,2002(01).
  [3]何路.“全面二孩”背景下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4]刘云霞.当前城市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疏导策略[J].课外语文,2018(02).
  作者简介:
  安雅淇,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提出的课堂改革形式,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重视高效课堂合理构建。同时,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与创新。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农村地区当下高效课堂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展开有效分析,并根据高效课堂构建需求,就如何优化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果展开有效分析,希望能够为农村中小学顺利完成素质教育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效
摘 要: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得当,学生才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出问题;开放教学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仅仅是学习技能的事,但是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
摘要:爱,是万物间最伟大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也只有爱才能使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孩子是纯真的,同时他们也是敏感的,对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都能感受其中所含的情感。话语中,眼神里,动作上,是爱,是敷衍,他们都能感受得到。  关键词:责任;师爱;希望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教育意识的提高,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近年来,德育教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了德育的发展,特别是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没能满足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且家庭、社会与学校缺乏必要的结合,使得学生德育未能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基于此,本文从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问题分析出发,来解析德育生活化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升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水平,
摘 要:依据诗歌本身的叙事模式与特点,取“吟唱”的视角——从《诗经》探析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美感。本文从《诗经》艺术特色入手,分析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艺术形态,并对经典吟唱进行论述。  关键词:《诗经》艺术特色;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摘 要: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被誉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作为积极投身美国消费文化的作家,二十世纪的美国在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剧烈变化都在菲茨杰拉德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他的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消费文化,本文以这部小说为蓝本,探讨一战后美国的消费文化以及它对人产生的影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鉴于此,笔者以“面积”的模块教学为例,从实物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构建小学生空间概念做出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概念;实物演示;多媒体技术  空间概念是指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有助
摘要: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同时,学生的学习内容绝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如何将学生教育成人格高尚、爱国守法、讲道德有素养的新时代青年才是教育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教育重点。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积极推进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拥有高尚品格的新青年。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高
摘 要:本文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感受颇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我认为,中共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对进一步促进小学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城乡教育教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和教师关注的学科,同时伴随着社会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高中信息技术急需快速地实现有效教学,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适用于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进而实现有效教学,为教育发展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