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瑞典高中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瑞典是当今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基础教育堪称世界一流。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具特色的教育机制,高效民主的课堂是瑞典高中教育显著特色。
  【关键词】统合高中 民主课堂 跨学科研究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国度—瑞典。瑞典是诺贝尔的故乡,科技技术发达,高等教育的水平也居世界一流。我们这次访问的学校是位于乌普萨拉市的Rosendals学校。Rosendals学校位于著名大学城乌普萨拉市中心,紧挨拥有五百年历史的素有“瑞典剑桥”之称的乌普萨拉大学。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欧洲小镇的典型古朴又有年轻向上的现代气息。Rosendals学校是乌普萨拉市的一流学校,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短暂的交流期间,我们受到Rosendals学校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同时感受瑞典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独具一格的教育理念,收获颇多。
  1、先进的教育理念 独具特色的教育机制
  日本著名学者冲原丰在他主编的《世界的教育》一书所指出的“瑞典通过卓越的教育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使瑞典既没文盲,也没有穷人”。瑞典成为世界国民素质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均读书读报最多的国家之一。
  瑞典是当今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排行上名列前茅,成为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和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让人人都能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是瑞典教育始终坚持的很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瑞典实施从零岁到坟墓的一套独一无二的全国免费教育体制。其次,瑞典的高中教只有一种,不像其他国家现存的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或其他类别高中的区别。集就业与升学为一身、叫统合高中。凡初中毕业生都可以入学,没有入学考试。统合高中的学生在学习结业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升学或就业,机会都会很多。这样就避免了就业和升学的矛盾,像许多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普通高中毕业了只能参加升学,上不了大学的高中生令人担忧,因没有技能,就业机会很少,即使就业也只能从事很少的低薪工作。瑞典对高中教育的这种成功的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和效法的典范。
  2、民主课堂 以人为本
  “民主教育”是瑞典教育精髓,瑞典学校上课时大多采用讨论的方式,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会让学生产生精神压力,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正是这样民主教育的理念,学生与老师彼此尊重,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启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在瑞典学校没有逃课和惧怕老师的现象,瑞典没有快慢班,学校会因材施教,避免向学生灌输知识,并且中低年级没有家庭作业,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同时,打破传统考试制度,采用新的学业评价制度,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兴趣和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们参观Rosendals学校,感觉到瑞典高中生学习很主动、轻松。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课堂气氛民主而又愉快。在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讨论课中,老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表观点,提出质疑,充分讨论。学生分为三到四个学习小组,从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方面阐述问题的症结、解决方案。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激烈,教师不做正确或错误评价。并且教师把学生在讨论课上的表现作为学期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因此,讨论课是瑞典高中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彰显了“民主课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打破文理分界 注重学科整合
  瑞典在高中教育阶段设计了三种学习方向(programme),即国家学习方向(national programme)、特别设计的学习方向(specially designed programme)和个别化学习方向(individualprogramme)。瑞典确定了17个国家学习方向,选择其中的一个国家学习方向课程,但不管选择哪种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共同核心学科。共同核心学科包括瑞典语、英语、数学、宗教、公民教育、科学学习、体育、卫生和艺术活动课。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学生,必须通过通过核心科目的考核,这就为跨学科的教学打下基础。因此,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是瑞典高中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瑞典特色化高中办学方式。
  我在Rosendals学校的观摩了一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研究课,在课堂上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从而形成对事物全面、客观的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由历史老师、哲学教师、生物老师合作讲授,三位老师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讲授可持续发展基本内容。首先是历史老师从概念引入,向同学们介绍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其背景追溯到一九七二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8年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接下来是哲学教师从理论层面介绍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国哲学家康德和美国实用主义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以及哲学思考。这些思考涉及几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最后由生物老师从现实层面剖析了当前可持续发展面临主要难题:生物多样性、转基因食品、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和运输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现实状况、面对的困境以及解决办法。
  这种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协同教学关系,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分界,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设计教学,协同行动以发挥合作的效能。跨学科渗透教学对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知识在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中运用起重要的作用。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的特点,我们还感受到了瑞典课堂讲究实用主义,注重科技创新。生物、化学实验室都拥有与大学媲美的一流实验设备。瑞典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独具一格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瑞典的不断进取、开拓精神把瑞典教育不断升到一种新境界一种新水平,也因为教育的发达,造就了今日的瑞典成为一个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福利优厚的高度文明的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 Ministry of Education,Research and Culture,S-103 33 Stockholm,Structures of Education,Vocational.
  Training and Adult Education in Sweden 2005/06.
  [2] Eurydice,Directorate-General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e,the Education System in Sweden 2006/07.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教学设计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次真好》是一篇自读课文,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与作者共同体验不同的第一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确 哪些第一次是有益的,哪些第一次是不能尝试的;学习朗读;了解本文的选材和详略。本文安排一课时。  课堂实录:  师: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每天都会碰到自己不了解或没做过的事,于是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
期刊
一、“计划学习指导”的定义及现状  “计划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而制定的涉及到德、智、体、能方面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其实质是学生自身引发出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活动是自愿的,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指导即教师教育,是在学生个人原有基础上的“援助”的指导。它是与“集体施教”对应而提出来的,是班级授课的补充形式。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授课制对他们
期刊
【摘 要】为了使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法 科学素养 全体学生 科学探究  为了使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所有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要有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化学新课程同传统化学课程相比,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难题还是习作教学,而学生习作普遍出现的问题则继续呈现为题材老化,内容雷同单一,缺乏新意等方面。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便是要力争做到让学生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都“活”起来。  【关键词】习作 思想 情感 语言 活  大多数小学生所写的作文普遍且长期的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题材老化,内容雷同单一,缺乏新意。要有效地解决
【摘 要】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习上困难不少,教学难度较大。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激发  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的问题。尝试如下:一是思想上循循善诱,做内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坚定学生信念;二是教法上不拘一格,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 激发 尝试  众所周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简称中职校)
朗读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开拓思维,提供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情感,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提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了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也培养了读的能力,使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交叉互补、相得益彰。因此,朗读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为此,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