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超轻黏土PBL项目式学习工作坊”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轻黏土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具有手感细腻、色彩丰富、可塑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手工环节。超轻黏土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一、校本课程融合新型材料,激发孩子艺术特性
  1.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革新,开创孩子心灵的窗口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近年来课改的方向。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结合当地历史人文特点,融合新材料、新方式、新内容,呈现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成为研究的课题。在课改的探索中,寻求展示孩子自我升华的舞台,以工作坊的模式,营造艺术培养氛围,通过超轻黏土的项目式学习,张扬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开创孩子艺术的心灵窗口。
  2.新型材料选择,激发孩子艺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在美术课堂上也积极应用新型手工材料。传统的美术课堂中常用的材料有橡皮泥、手工纸、油泥、软陶、废旧品等。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发与应用,超轻黏土等一些新型的材料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让小学美术课堂“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超轻黏土PBL项目式学习工作坊体系
  1.拉近孩子与材料的距离,培养孩子创新思维
  超轻黏土具有韧性好、可塑性强、绵密感好、易操作、易储存、很强的附着性等特点。由于超轻黏土是由纸浆混合泡粉物而制成的,在干燥过后,重量很小,用刀不容易切割,需要小学生直接用手去塑造。通过用手去塑造形象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创造力,而超轻黏土的绵密感能够拉近孩子与材料之间的距离。
  小学生年龄还较小,超轻粘土低质量、易操作的特点能够方便儿童进行操作。超轻黏土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分的弹性和膨胀性,它的微弹性能可以让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形状。最后,超轻黏土还具有很强的附着性,可以与其他的手工艺品进行粘合,比如和玻璃、塑料、木头等材料都可以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手工艺品的内容和形式,让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2.小组合作,优化人员安排
  PBL項目式学习,项目人员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基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需要把知识主线变为问题主线,以问题推动知识的学习,这样会经常开展小组讨论,但是往往会出现有的小组讨论激烈,而有的小组不知道如何进行讨论。因此,在小组人员的优化上需要进行科学的分配:以学生素养为着力点,通过日常的美术课堂观察,选取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的若干学生,培养他们的技能能力,任命为项目组组长;调配热心的孩子作为组长的助理,带动其他3-5名项目组成员,开展项目式研究,从而优化项目人员。
  3.创设环境,建立超轻黏土工作坊
  工作坊模式的教学,便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之间沟通合作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个好的艺术环境,往往会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超轻黏土在湿润的状态下可以与其他材质的艺术品进行粘合,这种互相组合的方式能够丰富艺术作品的表达内容。从创作者角度来看丰富了创作者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从欣赏者来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欣赏作品的内涵,这无形当中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
  超轻黏土工作坊,选取一个专用教室,配置相关的多媒体、操作台、展示区等进行布置,实现一品一坊。工作坊配置超轻黏土相关等美术工具、材料及专用设备,教师与学生的超轻黏土作品展示台,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超轻黏土的教学活动个,共同实践完成作品的创作,工作坊有鲜明的项目特征,针对性强、PBL项目式学习、个性浓厚的艺术氛围,专业的工具材料配置等。
  三、“超轻黏土PBL项目式学习工作坊”校本课程研究效能
  1.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合作完成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动手能力,应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课堂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素材,讲解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制作。但是制作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儿童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应引导学生通过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完成制作来培养学生不畏惧困难的心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树立团队意识,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在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类简单模型,让他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用超轻黏土来完成模型的构建。另外还可以制作一些卡通人物、迷你挂件、装饰品等。
  2.将超轻粘土应用于游戏类的课程中
  游戏早在古代就已经用于幼儿教育,如射箭、摔跤等。唐朝繁盛时期幼儿游戏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很好地促进了幼儿的成长。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幼儿课程的表现也多种多样,成为了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游戏的实质离不开运动,是一项思维结合身体的运动。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内容、任务、要求等融于游戏当中,是为了让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课程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将超轻黏土材料运用于游戏类的课程中,比如运用超轻黏土制作一些故事景物,让学生动手去制作花、草、屋子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3.极大地促进了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美术课堂手工作品的制作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超轻黏土的运用在培养儿童创造力过程中就像催化剂,促进儿童进行创造,儿童有时会产生让成年人都惊叹的想法。小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踊跃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主动创作,儿童在参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很多。不得不说,幼儿时期的创新思维是独一无二的,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一些新型的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发展空间,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做着最不平凡的工作。班主任需要负责一个班的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全面工作,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还是各科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爱心、耐心、用心。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从了解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求学特殊性着手,对实施中职班级德育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中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共同探讨更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期刊
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阵线的人,不仅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引领者,更应该是精神的指引者。只有真正攻下学生心灵的城池,班级管理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然而,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措并举。  一、接纳是攻心的敲门砖  第一,留下“深不可测”的第一印象。教师应精心设计与学生首次见面的语言、姿态、仪表等,尽可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深不可测”指不
期刊
当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激烈的学业竞争、人际关系,以及自身在复杂环境中面临的各类诱惑等,都是影响他们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承挫能力尤为重要,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助其不畏困难,勇敢战胜挫折,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一、受挫原因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无论是个人品行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价值观念的树立,都受到多方面
期刊
学生就像是我们撒下的种子,要想让每一粒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就应赠与其终生受用的“财富”——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习惯这些是学生一辈子的财富,能使其终生受益。  一、以身作则,用爱感化学生心中的那根茎  孔子说:“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怎么进教室不开窗呢?”“教室怎么这么脏了?”“为什么不打扫呢?”不管我站在教坛发什么指令,学生都无动于衷,不支持也不抗议,我行我素。叫几个同学将教室打扫干净,
期刊
“为未来而教”包含的希望的力量,使“未来”与“教育”更加密切地相互激发相互绎解。  正是希望本身使教育成为教育,希望之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延展给予人们不断顺应又不断重建的信心。教育就是关于人的顺应与重建:顺应是“追寻真实”的本质力量,重建是“翻转真实”的“叛逆”力量。这也意味在一个人身上的“抚”与“琢”必须经历长时的交错的互动,方能最终发现才品的容量和潜力。  “为未来而教”打开了教育的视野,为
期刊
一、研究背景   珠海市多年来承接了多个内高班的办学,珠海实验中学新疆内高班,珠海四中西藏内高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新疆内高班,各所学校在办学上互相学习,也各有特色。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新疆内高班办学与管理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分层教学、落实细化导师制、朋辈制、利用珠海本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增加心理个别辅导等建议
期刊
一、新形势下新挑战,厚植家国情怀成关键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情感教育,也是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向学生传授理性爱国的相关精神,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学生多样化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家国情怀,并将其外化为自己的爱国行动。因此,加强爱国主义理性的课程建设,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通过丰富学生的爱国历史常识,增强学生对于爱国精神的辩证分析,通过体验式教
期刊
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教育学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讲话为新时代如何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以及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理清了思路。  为引导广大教师潜心阅读,以情思丰沛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育
期刊
听评课作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活动,既是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水平,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的听评课,是教育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建立规范的听评课流程,引导教师积极参与  1.建立听评课校本课程  根据教师继续教育中12课时的校本课程开设要求,可以开发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技术》课程。课程的内容包含课堂评价量表的解读、教师听
期刊
教育应当以育人为根本,教育工作者用爱和责任,去发掘孩子心中真善美的种子,并适时给它恰当的阳光和雨露,让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孩子的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在与孩子的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  一、发现孩子个性成因,找到打开心扉的钥匙  每一个孩子呈现出来的行为背后都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如果你愿意去探索行为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次探索都是一次契机。这个契机会让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