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相关论文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关乎当代世界格局里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及文化软实力与话语权等现实议题。当代中国的艺术实践应超越“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逐步在海峡两岸发展起来。两位作者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在其间面临多重挑战,也得到许多支持......
这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原文是由罗莎(Rosa),皮埃塔(Pieta)和玛雅(Maia)共同撰写的论文《有关间接翻译的理论、方法和术语问题:综述......
帝国史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出现于19世纪末的英国.20世纪上半叶,以《剑桥英帝国史》为代表,确立起一种关于英帝国史的宏大叙事,......
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的诗歌盛极......
《同情者》是越南裔美国作家阮清越的处女作,为作者赢得了众多文学奖项。该小说背景设置在1975年越南战争时期的越南和美国。根据......
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一批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黑人知识分子著书立说,积极投身于反殖民抵抗运动。20世纪80......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末,后殖民主义将翻译与文化联系,重新审视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理......
《拉格泰姆时代》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严肃小说家埃德加·劳伦斯·多克特罗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多克特罗虚构了三组带有单一文化......
作者简介:杜敏(1992.9-),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8 [文......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诸种理论及批评策略的集合性术语,旨在考查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文学、政治、历史等)以......
一九九二年伯恩海默(Charles Bernhaimer)教授接受美国比较文学学会(ACLA)会长的任命,主持“标准报告”委员会。依照惯例,该学会每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理论层出不穷,译学研究超越了传统的语言中心主义模式,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权力、政治等因素不断地......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作家。其代表作《金银岛》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英国男孩在一个孤立的加勒比海岛上的历险......
二○一○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组织了一个系列的文化演讲与对话,并冠以“从西天到中土”的名称。这个形象的点题,让我们浮想联翩。差......
当今的亚裔/华裔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领域是一个不断发展与不断创新的领域。美国学术界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关注应当以1988年出版的《......
《藻海无边》是《简爱》的前篇(prequel),续写了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被贴上“疯子”的标签关进阁楼之前的经历。《藻海无边》的......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一位来自波兰的英国小说家,在20世纪的英国文坛,他有着重要的地位。《吉姆老爷》(Lord J......
爱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发表于1982年的代表作《紫色》,是一部典型的后殖民妇女主义作品。它是在后殖民......
根据后殖民理论,所有文化应当是平等的,不应对文化作出先进或落后的评价。由于历史原因,西方文化因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力量的支......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论题。是归化还是异化?不同的翻译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张。有的翻译家认为译文应......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以及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闻传播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
托尼·莫里森是一位20世纪享誉美国和世界的黑人民族作家,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巨星。1993年,莫里森以杰出的成就荣获诺......
动画既是影视艺术的文本,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动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在这其中美国的动画影片毫无疑问占......
本文基于以霍米·巴巴为代表的后殖民理论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代表的文化研究理论,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美籍华裔科幻小说家刘宇昆......
卡勒德·胡塞尼是唯一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出版了《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并藉此一举成......
20世纪80年代末期,后殖民理论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中去,形成了后殖民翻译理论。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翻译研究中文本的局限,转而对影响翻译活......
后殖民主义理论集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于一身,是当今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学科。该理论激发我们多角度地思考文学作品,文化,......
劳伦斯·达雷尔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中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不仅融入了诸多实验性写作技巧,而且深刻反映了后殖民语境中的冲突生活。《亚......
后殖民理论是对殖民主义文化遗产回应和分析的后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后殖民理论有几位著名的理论家,如萨义德、斯皮瓦克、法侬等。......
《群山回唱》是美国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三部作品。小说一经发表广受好评,而在后殖民文学研究现象日益明显的今天,该小说......
作为加拿大当代作家迈克尔·翁达杰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英国病人》自1992年出版后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众多......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移民人口的持续增加,边缘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后殖民个体进退维谷,一面急于被“中心......
Seeking for the Spae in Cultural Translation: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
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理论在西方学界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当代最新的理论思潮之一。90年代初以来,后殖民理论开始被陆续引入中......
翻译的文化转向和后殖民转向否定了传统译论中关于完全平等的理想预设,转而探求影响翻译行为的外部宏观因素。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源......
赛珍珠是世界上首位以中国题材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首部英文全译本的译者。但长期以来学界......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以及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新闻翻译及其研究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翻译扮演着......
流散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于2003年获得了颇负盛名的诺贝文学奖。流散经历丰富了库切的生活,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正是这些流散经......
库切是当代南非最知名的作家与学者。生于南非,长于南非的经历对库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南非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给新南非留......
作为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ism)的代表人物的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的理论在中国产生过重要而持久的影响;他的后殖民......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及其作品是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西方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给了他极大注意,并自20世纪......
赛珍珠是为数不多的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她的中国背景更是她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生于美国而成长于中国的她具有显著的双重......
20世纪90年代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的后殖民理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批评研究中挑战西方权威话语、建设中国本土文化......
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投降,台湾社会摆脱了日本几十年来的殖民统治。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开始走上正轨,当代台湾小说也呈现出......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后学”大潮中,经典后殖民理论以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强烈的政治批判性显得格外耀眼。但由于研究主题的偏重不尽一......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关系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成败。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不仅仅由于......
《白鲸》是一部意蕴丰厚的象征主义小说,读者从不同角度对该作品仁智互见。本文根据后殖民理论,并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亚哈、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