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在近年来越发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革命传统题材诗歌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学习此类课文,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体会革命先辈们的高尚精神,建立对革命文化的全方位认知,同时也能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式。但由于教材中所选的此类课文的篇目较少,师生对此类型的作品较为陌生,在教学时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导致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对教师在课前选定的一组文本共同展开阅读和学习,进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篇阅读教学的不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处理信息等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所具备的多文本、多角度、开放性、集体建构等特征,对于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课文的目前存在的篇目数量少、教法单一、师生兴趣不足等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尝试将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教学进行结合,探究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阶段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教学带来新的思路。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梳理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革命传统题材诗歌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教学意义进行了阐释,首先依次明确了革命传统作品和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概念,介绍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选编情况。随后从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新课标以及一线课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革命传统题材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第二章对在校高中生和一线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分析调查所得数据,明确目前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教学现状,并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分析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接下来展开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第三章首先阐述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价值和实施路径,并分析了在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式的意义,得出结论: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契合相关文件的要求,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兴趣,由此论证了将群文阅读与高中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然后对高中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从议题的设置、文本的选择、课堂上的集体建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第四章是笔者依据前面讨论过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三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课文,分别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分析,希望对于教师的相关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有所帮助。最后的结语部分,是笔者对高中语文革命传统题材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总结,以及对自身的反思和展望。
其他文献
学习投入是一种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沉浸于学习之中,持续的、富有积极情感的状态,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观察指标,同时也是学业成就和辍学率的预测变量。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学习投入由于其重要性和积极作用逐渐成为初中生学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主题。已有大量横向研究描述了环境因素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但是,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大部分研究分别发现近期环境因素(如家庭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习投入的影
学位
学业拖延是拖延在学习情境中的具体表现,指在有限时间范围内推迟学习任务直到临近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的行为倾向。学业拖延的现象在学校中相当普遍。一方面,它会影响个体的学习目标的完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阻碍学生取得更大的学业成就;另一方面,它还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前人研究发现,学业压力与学业拖延存在正向联系,验证了压力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联系。但是,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学位
劳动意识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是推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的坚实力量。培育高中生的劳动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助于提升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满足当下高中生创新性发展需求;也有助于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长久发展,坚持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当前,高中阶段重视课程知识培育,轻视学生成长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大量适龄劳动力向城区迁移,近年来,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已经成为近十年人口流动的新趋势。怎样保护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学习发展,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然而,许多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和学习的流动儿童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适应学校紧张的学习氛围和高负荷的学业压力,出现了学业倦怠的现象,这对于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和身心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也有悖于我国教育强国的发
学位
记忆是个体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是指对有关事件和事实的描述的记忆,如生活常识和书本上学习的各种知识都属于这类记忆。已巩固的记忆并非永久固化不可改变,而是经过再激活后重新变得不稳定,可以对其进行干预和修饰,经过再次巩固使不稳定的状态重返稳定,这一现象被称为再巩固。研究表明,运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
学位
幸福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历来为古今中外的人所孜孜以求,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整个社会的变化也日新月异,物质价值凸显,各种多媒体平台所呈现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特征,这对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冲击,对其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负面影响,高中生“空心病”、抑郁症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原因是部分高中生对幸福、成功的理解有偏差,造成了其幸福感、方向感的缺失。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教育的
学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父辈家长对于工作和教养幼儿难以兼顾,使祖辈家长的加入增添了合理性。祖辈家长参与或完全取代父辈家长教养幼儿,缓解了父辈家长面临的难题,但祖辈教养幼儿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以H省X市和S市3-6岁幼儿祖辈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目前祖辈家长教养观念有所改观但仍存在错位。观念改观主要体现在遗传和体罚方面,祖辈家长否定遗传决定论,
学位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教育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纷纷探究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广大学者们的普遍共识。布鲁纳建构主义理论是被广大学者一致认同的、最有发展前景的学习理论,同时也被看作是未来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也与新课改要求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这一理念相吻合。目前的语文教
学位
家庭是幼儿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成长及教育肩负着责任和使命。家长对于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观念及所实施的行为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一环。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是仅仅依靠幼儿自身的学习就可以实现的,更有赖于父母科学正确的早期阅读观念、行为以及合理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没有能够
学位
十九大报告指出“幼有所育”,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学前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学前教育事业能否取得较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素质能力,只有不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才能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提供充分保障。大批富有朝气的新手幼儿教师在沃土上迅速成长,给幼教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职业认同是从内心认为所处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新手幼儿教师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认同,而其职业认同的情况对其自身的长远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