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美学元素(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承载着中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也描绘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它是诗词歌赋,也是日常交谈。在高中阶段,语文以崭新的面貌呈现,人教版教科书分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课本共五册,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构成。其中作为课堂教学主要载体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篇目多为名家名篇,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蕴含极高审美价值,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笔者认为,发挥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应从感知教材的美学元素开始。
  一、语言美
  杜甫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尤为重视对语言的錘炼,没有精准的语言,就难以描摹生活百态;没有简练的语言,就难以体现缜密的思维;没有真挚的语言,就无法表达动人的情感。语言是文学存在的根本,优秀的作品首先要有绝妙的语言。
  例如,必修四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七组叠词开篇,增强了作品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也加重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愁苦,让读者在这看似叨念的自语中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必修五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写道:“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景部分四言为主,间有七言,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挥洒自如,字字珠玑。必修二《赤壁赋》中,苏子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一段,苏轼由水到月再到人生,先具体后抽象,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不仅说服自己,一扫心中阴霾,也使读者豁然开朗。必修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描绘的月下荷塘令人神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有叠词,有比喻,有排比,有通感,读之口舌生香,品之心神荡漾。
  二、画面美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作时曾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能给读者带来画面感,读者只有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能与作者产生更多审美共鸣。必修教材的“阅读鉴赏”部分展出的文学画作切实做到了幅幅逼真、传神、动人。
  例如,必修一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里,山、林、江、舸、鹰、鱼,意象丰富;红遍、尽染、碧透,色彩缤纷。有秋天的绚丽静美,也有万物竞争的蓬勃生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柳是夕阳中的金柳,草是软泥上的青荇,水是榆荫下的一潭,舟是载满星辉的小船,细腻浪漫,柔和温情。必修三李白的《蜀道难》中,高标可使六龙回日,回川可使冲波逆折,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如此高奇险峻之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里,王熙凤的出场描写可谓经典。“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美丽、泼辣、贪婪的凤姐呼之欲出。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生活是万花筒,我们时刻都在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作文就是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就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的素材。同学们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体验生活并描绘生活。体验是描绘的前提,描绘是体验的升华,只有两者完美结合,写出来的作文才可能文情并茂。小学作文教学应如何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三、回报总结  学生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进行活动汇报。一方面学生在汇报中再次得到语言的练习,合作的训练,文明禮仪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汇报中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提升了其活动的愿望,同时与他人分享了劳动成果。  学生汇报  笔者要求学生汇报时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好汇报内容。学生手抄报上的内容较多,不必一一汇报,这就需要学生将需要汇报的内容事先确定好。  2.确定好汇报人员。哪
期刊
社会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农村小学也基本都建成了相应规模的图书室,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笔者在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中发现,有些学校的图书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发挥其该有的作用。下面是我校图书使用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建成并开放阅览室  为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我校在校舍紧张的情况下仍将一百多平方米的会议室改成阅览室,学生在校期间坚持开放。阅览室内摆放图书五千多册
期刊
摘要: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选用的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与《诚斋集》中的此诗分别使用了两个不同的字。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诗意分析,笔者认为“圈”字比“围”字更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杨万里;“圈”;“围”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育部审定2016)七年级下册在“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选用了杨万里的七言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该诗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三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文章状物、写人栩栩如生,叙事生动有趣,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体会到文中语言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优美迷人,了解并掌握课文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共享文中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生活,
期刊
自从当了班主任,留给家人的时间少了,陪学生的时间多了。然而,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有时真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在我一筹莫展之际,有一句话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不要彷徨,不要烦恼,办法总比问题多。  确实如此,当有学生不听话时,不守纪时,我总是耐心地同他们讲道理,把他们带到一边,与他们谈心,引导他们懂道理,知道如何做人。  班上有一位学生,分班时并未分到我班,因为他是体育特长生,有很多坏习惯,于是被“丢
期刊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实践,使学生真正进行原生态的阅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期刊
在前不久的一份语文质量测试卷上出现了成语“杀青付梓”,不少同学顿感陌生不可解。也难怪,手头的辞书上根本查不到它,但是“杀青”和“付梓”这两个双音节词语都是有的,也都在不同文章中出现过。虽然“杀青付梓”本非固定成语,如今被出题人临时用在了一起,学生们岂不知它的意思就是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之和。  大家都知道,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最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竹简则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期刊
小学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理想文本。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中“抽出”“封”“浸”“飞舞”等词及其相应的语句进行涵泳赏析,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深入品味文中所用文字的精妙,体验文章蕴含的丰富情感和人文内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提升語文课的深度和广度。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句中“抽出”一词的意思是“长出”,换成“长出”更符合实际一些,
期刊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7年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已经开始,为维护自主招生公平公正,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进一步严格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行为。  文件提出“五严格”工作要求。一是嚴格报名条件。要求考生提交的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由考生本人原创,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是严格材料审查。要求试点高校组织校内外专家严格审核考生提交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