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用“导读”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导入: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他严肃庄重的模样,他是一个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人。他虽然没上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他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这样一个伟人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最真实的童年时光。
2.长文短读,方法指津
通过标题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找出关键语句,提纲挈领。
3.引导学生找出过渡句,并大声地朗读出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设问:“我”对百草园怀着怎样的感情?这里提到了百草园中的哪些事物?
这些景物为何如此美妙,为何如此让“我”牵挂?请同学们在第一到第八自然段中找一找!
哪一段是对百草园的集中描写?(引出第二段。)
4.赏读第二段
活动:初读
读读注解中的生字词
方法指津:
对精美片段的品读,我们可以这样做:
(1)拿筆圈点勾画,标出美点和疑难点。
(2)结合注释加深理解。
具体要求:
(1)把所有景物的名称都标出来。
(2)这一段读来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
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后,教师用屏幕展示三组景物,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些词语好比串珠的线,把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珠子串成美丽的珠链。只读这组景物的名称时,我们会觉得索然无味,这是为什么?自然引出第二个问题。
师生共读第二段,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顺序,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发现写景的奥妙:写出最真切的感受。
展示部分图片,要求学生用文中的描述抢答。
齐读
再次感受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和美好。
5.百草园除了乐景,还有乐闻,乐事,如何不叫“我”留恋?
简略带过。
6.回到第9段,对“三味书屋”进行分析
难怪“我”对百草园会如此难舍难分,这种情感经历确实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请同学们再读第9段。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随着年齡的增长,我们必须学习知识和本领,逐渐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孩子们会被送进“书塾”,也就是现在的学校。去之前“我”对书塾怀着怎样的情绪?(生:反感和抵触。)“三味书屋”果真那么严厉吗?它让孩提时的鲁迅反感吗?只有读了课文才知道。
学生自读全文,并对“三味书屋”进行分析。
7.屏幕展示阅读思考题:
这里的先生很严厉吗?
这里的课堂很严肃吗?
这里有好玩的事情吗?
8.赏读有趣片段
学生阅读后小组交流,自由发表见解。学生发言,师生互动,读读议议。根据课堂生成适时自然地表演书塾师生同读的情景。
提醒学生思考特殊的标点符号的作用。
师:这里的先生很严厉吗?
生:不!很和蔼,很仁慈!
师:这里的课堂很严肃吗?
生:不!很有趣,很好玩!
师:这里有好玩的事情吗?
生:有,多得很!
在热烈的气氛中师生小结:
小结:
“三味书屋”:环境安静而典雅,古色古香。
先生:和蔼,方正,质朴,博学
戒尺不常用,罚跪也不常用
教学认真,读书入神
“我”的收获:收获了知识
初次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初次接触了艺术
9.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相似处和不同处
“三味书屋”是别有情趣的。比起百草园丰富有趣的景物,自由自在地玩耍的欢乐,这里同样令人神往。孩提时的鲁迅在这里亲近了自然,启蒙了艺术,积累了基础知识,又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那些在学习的间隙里的玩耍更让人觉得刺激和有趣,特别让人难以忘怀。
10.写作背景(点到为止)
《朝花夕拾》小引(节选)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
我有一時,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11.结束语
(1)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美好的回忆会驱走烦恼和悲伤,让我们的心得到温暖的安慰。童年的美好值得珍藏。我们可以用照片留住瞬间,可以用视频录下片段,我们更可以用文字留住所有的过往,记下喜怒哀乐,记下对世界独特的感受。所以,我们的作业是——
(2)如果说百草园的生活像一条欢快流淌的小溪,那三味书屋的生活就像一个静静的深潭,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下面正游动着一群群快乐的小鱼儿,不时还掀起一两朵美丽的浪花。美好的童年值得我们永远珍藏。所以,今天的作业是——
12.作业布置。
(1)围绕难忘的童年时光,成长岁月,写一两段文字。
(2)抄写注解中的生字词。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
1.导入新课
用“导读”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导入: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他严肃庄重的模样,他是一个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人。他虽然没上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他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这样一个伟人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最真实的童年时光。
2.长文短读,方法指津
通过标题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找出关键语句,提纲挈领。
3.引导学生找出过渡句,并大声地朗读出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设问:“我”对百草园怀着怎样的感情?这里提到了百草园中的哪些事物?
这些景物为何如此美妙,为何如此让“我”牵挂?请同学们在第一到第八自然段中找一找!
哪一段是对百草园的集中描写?(引出第二段。)
4.赏读第二段
活动:初读
读读注解中的生字词
方法指津:
对精美片段的品读,我们可以这样做:
(1)拿筆圈点勾画,标出美点和疑难点。
(2)结合注释加深理解。
具体要求:
(1)把所有景物的名称都标出来。
(2)这一段读来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
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后,教师用屏幕展示三组景物,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些词语好比串珠的线,把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珠子串成美丽的珠链。只读这组景物的名称时,我们会觉得索然无味,这是为什么?自然引出第二个问题。
师生共读第二段,引导学生学习写景的顺序,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发现写景的奥妙:写出最真切的感受。
展示部分图片,要求学生用文中的描述抢答。
齐读
再次感受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和美好。
5.百草园除了乐景,还有乐闻,乐事,如何不叫“我”留恋?
简略带过。
6.回到第9段,对“三味书屋”进行分析
难怪“我”对百草园会如此难舍难分,这种情感经历确实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请同学们再读第9段。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随着年齡的增长,我们必须学习知识和本领,逐渐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孩子们会被送进“书塾”,也就是现在的学校。去之前“我”对书塾怀着怎样的情绪?(生:反感和抵触。)“三味书屋”果真那么严厉吗?它让孩提时的鲁迅反感吗?只有读了课文才知道。
学生自读全文,并对“三味书屋”进行分析。
7.屏幕展示阅读思考题:
这里的先生很严厉吗?
这里的课堂很严肃吗?
这里有好玩的事情吗?
8.赏读有趣片段
学生阅读后小组交流,自由发表见解。学生发言,师生互动,读读议议。根据课堂生成适时自然地表演书塾师生同读的情景。
提醒学生思考特殊的标点符号的作用。
师:这里的先生很严厉吗?
生:不!很和蔼,很仁慈!
师:这里的课堂很严肃吗?
生:不!很有趣,很好玩!
师:这里有好玩的事情吗?
生:有,多得很!
在热烈的气氛中师生小结:
小结:
“三味书屋”:环境安静而典雅,古色古香。
先生:和蔼,方正,质朴,博学
戒尺不常用,罚跪也不常用
教学认真,读书入神
“我”的收获:收获了知识
初次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初次接触了艺术
9.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相似处和不同处
“三味书屋”是别有情趣的。比起百草园丰富有趣的景物,自由自在地玩耍的欢乐,这里同样令人神往。孩提时的鲁迅在这里亲近了自然,启蒙了艺术,积累了基础知识,又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那些在学习的间隙里的玩耍更让人觉得刺激和有趣,特别让人难以忘怀。
10.写作背景(点到为止)
《朝花夕拾》小引(节选)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
我有一時,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11.结束语
(1)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美好的回忆会驱走烦恼和悲伤,让我们的心得到温暖的安慰。童年的美好值得珍藏。我们可以用照片留住瞬间,可以用视频录下片段,我们更可以用文字留住所有的过往,记下喜怒哀乐,记下对世界独特的感受。所以,我们的作业是——
(2)如果说百草园的生活像一条欢快流淌的小溪,那三味书屋的生活就像一个静静的深潭,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下面正游动着一群群快乐的小鱼儿,不时还掀起一两朵美丽的浪花。美好的童年值得我们永远珍藏。所以,今天的作业是——
12.作业布置。
(1)围绕难忘的童年时光,成长岁月,写一两段文字。
(2)抄写注解中的生字词。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