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四个环节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324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和自主学习给学生成長带来的有益影响。
  关键词:语文;自主学习;环节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自主学习成了教坛热议的一个话题,好的自主学习方式方法深受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既然自主学习影响如此深广,那么,怎样才能组织一堂成功的自主学习课呢?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探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即教师引导入课、学生自主设疑、学生探究解析、师生互动总结。
  一、教师引导入课
  在这一环节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气氛,如在导语的内容设置上下工夫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内容设置得巧妙,就能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从设置问题的角度把一堂课需要解决的任务巧妙地贯穿其中,从而让学生对课程结构有个大致的了解,使其在自主设疑和解决问题时有的放矢,不致盲目。以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为例,教师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文章的主题及思想内涵,文章所体现出的异于其他作家的独特文风等方面来设置问题。
  二、学生自主设疑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学生在朗读过文章后,就会激发起他们对朱自清这位作者的了解欲望。他们也许会想:这位充满淡淡愁思、文采斐然的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生了解了朱自清是怎样的人后,自然会希望透彻地了解朱先生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为学生解读文章提供了一把钥匙。学生最终会明白,正是那个风云激荡的黑暗时代和朱自清先生爱国之情的碰撞,才最终促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诞生,这是文坛之幸,却又是朱先生之不幸,国家民族之苦难。
  结合时代背景和朱先生的人生经历,学生自然愿意寻求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朱自清的文风多给人一种秋夜月下游园之感,读这篇散文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通过引导,学生很乐意去从作者的遣词造句方面去寻找答案,进而去探求作者的心灵世界,与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学生探究解析
  这一环节应该是整个课堂最精彩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辨析探究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最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去让学生自己探究解析,总结概括。也许有教师会说,教师完全放手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容易误入歧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最后,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更不用说“一堂成功的自主学习课”了。其实我们教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由于各种因素,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谁又敢说在此过程中不会出现一些精彩的镜头呢?学生的智慧很不一般,他们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当教师真正放开手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越来越发散,学生的才智才能得到展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一步步增强。退一步讲,如果我们教师不放开手,一发现学生思路与既定答案或经验有所偏差就立刻上前纠正,那么学生的思想就只能在既定的轨道上行进,我们教师也就会走老路,最终导致学生仍然走在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要放开手,且要放彻底,这就如《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一样,放开手让树自由地生长,树才能“早实以蕃”!
  四、师生互动总结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认识偏差一一加以引导纠正,这个时候纠正,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因为学生在自主探究分析环节真正地去思考了,真正地与别的同学进行思想交流了。这与强加给他们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强加给东西,很容易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得不偿失。教师对一堂课的总结非常重要,这就仿佛一艘远航的船,船长要告诉船员船最终驶向哪里,不然,无论学生在探究解析环节探讨得多么热烈,很多学生都仍然不会知道这堂课的港湾在何处。
  综上所述,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各尽其职,自然就能上好自主学习课,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能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三、阅读背诵,让学生成竹在胸  1.博览群书,开阔眼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如果能多读好书,博采众长,积淀底蕴,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深意、有文采。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文学著作、科普文章、儿童文学作品、诗文报刊等,从中体悟人物形象,探究表达技巧,锤炼思想意境,为写作沉淀思想,增长智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勤抄多写,从而提高自
期刊
所谓悬念,就是把文学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而是故意在读者心中留下疑团,使读者产生“非看下去不可”的心理,从而增添文章的吸引力和艺术效果。  小说的吸引力与小说的悬念密切相关。悬念可以增强读者的期待心理,增强读者的审美愉悦。悬念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悬念设置的方法是小说创作的重要手法,研究悬念设置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古典小说《水浒
期刊
最近,学校举行同课异构活动,笔者听的是五年级张老师上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张老师不愧是教学精英,课上精彩纷呈。当讲到父亲的了不起时,她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父亲在救孩子时,用了哪个动词?”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挖!”“还可以用那些动词?”一位同学说:“可以用搬、扛。”另一位同学说:“可以用举、撬。”……一时间,同学们想到了许多动词。这时,张老师又问:“那为什么作者单单选用了‘挖
期刊
七、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用“导读”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导入:  同学们,提起鲁迅先生,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他严肃庄重的模样,他是一个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人。他虽然没上过硝烟弥漫的战场,但他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这样一个伟人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最真实的童年时光。  2.长文短读,方法指津  通过标题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找出关键
期刊
二、体验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想象力  修改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教师在教学写景习作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雾慢慢地升起来了,就像白龙马要飞上天空去找孙悟空。”“花园里的那棵强壮的铁树就像威武的铠甲勇士,日夜守卫着我们的校园。”“白
期刊
诗意是儿童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儿童诗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虽然新教材中的儿童诗数量显著增多,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儿童诗素养,还需让同学们更广泛地接触儿童诗。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阅读课文链接儿童诗的教学策略,找出了阅读课文与儿童诗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儿童诗引入阅读课文的课堂教学中,韵散并举,在儿童诗的浸润
期刊
大多数农村中学生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对作文缺乏兴趣,作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写出来的作文枯燥无味,缺乏真情实感,甚至离题万里。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通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有效做法:  一、夯实基础,贵在积累  写作对不少同学而言是一件苦差事,他们常常因为没有素材而写不成一篇好作文。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学生低年级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其具备超常的意
期刊
每每提到家长会,我就会想起那个跟家长会有关的故事:“母爱的力量”。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母亲有一个并不聪明的儿子,她第一次去参加家长会时,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回到家,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自己吃了两
期刊
“我们已经通知所有学生、家长,取消原定于4月15日的高中新生报到,开学肯定在6月中考以后。”4月10日上午,一位要求匿名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3月下旬,由河北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浙江嘉兴港区管委会、广州高新集团创办,位于浙江平湖市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揭牌,旋即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社会和学生的共同选择,有人则认为“引进衡水模式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澎湃新闻4月
期刊
反方二辩:尽管如此,但网络内容复杂,包含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也很多,我们中学生自制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看什么,做什么,值得我们深究!恐怕不是游戏,就是黄、暴!  正方三辩:是啊,网络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我们细心扶持。但如果像你
期刊